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当形式成为现象就有价值(民意回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3:16 人民网-江南时报

  编者按:本报参与农民工生存的系列讨论已告了一个段落,但读者对这个话题的参与兴趣热度不减。今日特编发两位读者的来信,其中孙维国的来信是对前段日子本报刊发一则评论的商榷。

  江南时报编辑同志:

  1月4日江南时报评论专栏刊登了高地先生的文章,题为“莫让参建民工留名‘流’于形式”。对文章的“主流”观点我是认可的,但文中有两处“议论”我不能赞成,现想就此和高地先生“论一论”。

  其一,文中说“哪怕有一点风吹草动都必然引来媒体连篇累牍的关注和铺天盖地的评论,结果却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如果我们留意2005年各路媒体的“主流评论”,就会发现其内容大都和看病难、学费贵、房价高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有关。与之相比,我觉得有关农民工的报道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报纸、广播也好,电视、网络也罢,作为媒体,舆论监督是其主要功能之一,更是一种优势。监督什么?当然是监督世上所有不平、不公之事。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事和两种人最值得、也最应该关注:最公平和最不公平两样事,最富和最穷两种人。关注公平是为了使不公平的事少发生;关注富人是为了穷人的生活能有些改变。假若整个世界都对此保持“沉默”,假如世界上所有媒体只报“喜”不报“忧”,只写“好”不写“坏”,那这个世界还有正义存在的空间吗?不和农民工接触就不会知道农民工的真实“生存状态”。

  尽管我们每天都在盼“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但目前明显还不具备这样的“气象条件”。所以当我们听到“雷声”,看到“雨点”时我们很兴奋,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不知高先生能否明白我的“兴奋心情”。

  其二,我要说的是,对农民工“留名于墙”这件事,可以认为其是一种“形式”,但不可怀疑其做法的“正确意义”。退一步讲,即使海南图书馆真的是在做“表面文章”,也比那些“不做文章”的单位好。因为农民工若被“形式”害得连血汗工钱也拿不到,至少精神上已得到“形式”上的安慰,相较那些不声不响、不明不白就把工钱扣掉的“主”,农民工什么也得不到,甚至连个“说法”都没有。这时,“形式”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不喜欢这样的“形式”(如果是形式),但期待有更多人去像这样做。做的人多了,“形式”就会变成一种“现象”,成为“现象”关注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到那时“形式”就会“流产”,“作秀”也没了舞台,少人喝彩。克扣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定会少而再少。当下,至少在当下,我们——农民工需要这样的“形式”,哪怕它就是形式。有这样的“形式”说明还有同志心里想着咱们,把我们当“人”看。如果有一天连“形式”都不形式了,那咱们可就苦了。

  也许我误解了高先生的意思,也许我是没话找话讲,但请不要怪我,因为我是农民工。所以有关农民工的“一点风吹草动”,我都要来凑凑“热闹”,吃饱了没事干“胡说”一番。这是“条件反射”,如同狗淌哈喇子一样,是自身无法控制的。

  编辑老师:

  我所写此文可能真是在胡说,但新到报纸“农民工生存状态”讨论没有了,不知是否结束。昨天我集团南国公司外贸三部有一叫张慧云的女同志找到我,说她看了我写的信,以及后续的相关讨论,心有所感写了一篇文章,网上发了,但不知何故没有刊登(原话如此)。特打印了一份,让我寄给您们。

  我虽然是农民工,但我看得起自己。也正因为我是农民工,所以我要为他们“说话”。尽管我水平有限,所写文章也“磕巴”得很,可我在尽自己所能为农民工呼吁。这声音微弱得几乎没有声响,但我决不放弃!

  虽然我收入不高,但我还是省吃俭用订了江南时报、杂文选刊等5种报刊,请理解我的“条件反射”,我想,江南时报的编辑老师是理解我的。

  最后祝您们身体健康,一生平安。

  无锡读者孙维国

  《江南时报》(2006年01月23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