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省政协委员提出与教育部门打击补课相反的治理办法名师优势,集中! 开班补课,统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4:10 时代商报

  新闻原点

  近几年来,上级有关部门曾三令五申,禁止中小学教师利用假期举办各种名义的文化补习班。可仍有很多家长到处找老师给孩子补课,在补课“买方市场”的需求下,许多在职教师铤而走险,在暗中违纪办班,教育主管部门的严格“封杀”,没有根本上遏制住这股难以阻断的地下黑补课市场的暗流。

  昨日,省政协委员陈德向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呼吁将优秀教师组织起来,集中办补习班。那么,把优秀教师集中起来办补习班能否受欢迎?有没有可实施性?昨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对话委员

  高额回报让老师铤而走险

  “有些教师在两假期间办班的收入可达几千元,多者达万元。”陈德委员首先分析了补习班屡禁不止的原因,他认为,名师效应产生的补课吸引力直接带动了补课班的高收入回报,这首先就使得许多名校教师在高利益的诱惑下铤而走险,亲自办班或者参与到补课教师队伍里;其次,在现有考试选拔制度的影响下,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是每个家庭的普遍心态,因此,每当寒,暑假来临之际,一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家长都迫切希望孩子参加补习班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是社会上存在各种文化补习班的根本原因;还有,就是由于亲情、友情等因素,一些教师的同学、朋友、亲属等为了使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便在两假期间找到教师,要求教师给孩子补课。

  委员建议

  组织优秀教师集中办班

  针对这一现象,陈德委员昨天提出了一个与教育部门“打压”态势相反的治理办法——“与其越禁越烈,不如变‘堵’为‘疏’,可以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全地区中小学教师中进行筛选,确定优秀教师的标准,由优秀的教师分不同年级、不同科目集中办补习班。”他认为,可以由政府物价部门制定出具体的收费标准,既要考虑高收入的家庭,又要考虑收入一般的家庭。同时,制定出更加严厉的处罚政策,对未经允许擅自办班者加大处罚力度。

  陈德委员还分析了允许优秀教师集中办班的好处,首先能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家庭的补课需求;其次,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部分教育经费,对办班所收取的费用,其中一部分用来给补课老师报酬,另一部分收归当地财政所有或归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用来弥补某些方面教育经费的不足;第三,能促进教师的上进心,也能从根本上遏制一些教师参与地下补课漫天要价,而质量却不能保证的恶劣影响。

  场外调查

  老师、家长褒贬不一

  委员的建议,在会场外的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多数教师的赞同,而在家长中间则出现了褒贬不一的两种声音。“其实,在职老师暗中参与补课大家都心知肚明,好老师一节课拿个千儿八百的太普遍了。关键是这么高的收费如果不加以遏制,最终影响的还是家长的利益。因此,不如变‘暗补’为‘明补’,对补课市场进行规范和疏导,这样反而有利于家长和学生。”沈阳铁路二中韩贵武老师的看法几乎代表所有被调查教师的意见。

  而在家长中,首先很多人都不是从心底里支持孩子参与补课的,“既要拿出高额补课费,又劳累孩子忙碌奔波,能不心疼吗?可是没有办法,人家补,你不补就要落后。”还有家长认为,正是一些在职老师参与补新课,使正常学习进度被打乱,而有些教师甚至整班拉出去补课,让一些家庭困难、不愿意参与补课的家长敢怒不敢言。

  话题重放

  是否应将补课“合法化”

  事实上,由于补课问题长期以来的屡禁不止,早在2004年初就有沈阳市的26位人大代表在人大会上联名提案,提出“规范中小学课余补课行为,制定合理补课收费标准”的议案,此举的目的旨在平衡社会的补课需求,疏导目前愈演愈烈的教师有偿补课问题;但是该议案一经提出,立刻就遭到了一部分人大代表的反对,认为学校补课合法化的“口子”一旦打开,将难以在实际操作中保证学生的自愿性,同时还会冲击素质教育的减负方针,并有可能带来新的教育乱收费问题。

  部门说法

  正在考虑召开补课听证

  “补课不行,有违国家教育方针;不补课也不行,会遭致家长骂声一片,怎样解决好这个棘手问题,从而有效遏制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应该回归更理性的思考和对策。”记者从沈阳市教育局了解到,为了有效整治疏导中小学补课问题,沈阳市有关部门目前正在就中小学补课召开听证的相关事宜积极酝酿,以期听取社会各界对当前屡禁难止的中小学补课问题的宝贵意见。

  首席记者 谭晓刚 记者 赵桂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