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石楼县移民扶贫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5:08 山西日报

  石楼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一直是国家、省、市各级的扶贫重点,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贫困状况仍未得到根本缓解。2003年以来,针对自然生态条件对扶贫工作所形成的制约,石楼县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整合扶贫资源,创新扶贫方式,全力实施移民开发的工作思路,并把移民开发作为牵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积极探索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取得明显效果。

  困境中的选择

  石楼县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自然生态条件十分恶劣,全县1808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有大小沟道5700余条,67%的土地是25度以上的陡坡地,73%的国土面积水土流失严重。全县8.9万农民散居在506个自然村,其中100人以下的自然村占55.7%,73.9%的自然村不通公路,15%的自然村不通电,贫困人口占到全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脱贫人口重新返贫现象也十分严重。“山山和尚头,坡坡鸡爪沟,种田难见苗,十亩一担挑”,是这里农业生产状况的真实写照;“地上没抓的,地下没挖的,手中没花的,心里没盼的”,成了这里经济社会状况的生动表白。有不少自然村“出门就爬坡,人穷光棍多;待遇低校舍烂,教师谁也不愿干”,甚至有的村一天光担水就得两个多小时,电虽然通了,但由于线路长、损耗大,电价要比县城高出一倍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省、市各级累计向石楼县投入扶贫资金2.3亿元,累计派出扶贫工作队154支,各种扶贫方式也尝试了不少,但由于受自然、生态、地理、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只能解决贫困人口的暂时困难,不能使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就地兴办产业,实行“造血”式扶贫,由于受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销售困难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大多很难实施,即使实施了效益也不高,有的甚至因此而背上新的经济包袱;从改善立地条件出发,实施水、电、路、通讯、教育等基础设施项目,又由于居住分散,建设和维护成本很高,使国家和村民都难以承担,往往是半途而废或者受益人口十分有限。在这样一种条件下,长期以来扶贫工作进展缓慢。2004年,石楼县生产总值仅1.5亿元,财政总收入13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8元,是吕梁市平均水平的38%,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6%。

  可以说,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一些自然条件恶劣、居住分散的边远山区,客观上是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无论是输血式扶贫还是造血式扶贫,如果不能突破就地扶贫的束缚,就难以从根本上发挥作用,而逆规律而行,只能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面对扶贫工作的困境,石楼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必须规避那些暂时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把扶贫方式从过去以地为本、以村为本的就地扶贫方式转变到以人为本、以改变人居环境、合理调整生产要素为主的移民扶贫轨道上来。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农民也逐步认识到移民扶贫是改变自身贫困处境的最现实选择。

  面对边远贫困山村普遍存在的就学难、看病难、娶亲难等社会问题,面对与其他村在生产生活条件和收入上越来越大的差距,山区农民也普遍认识到,只有彻底走出自然条件恶劣的山梁沟峁,才能尽快实现脱贫致富。2004年,石楼县委、县政府原计划当年移民3500人,结果报名的达1.2万人。群众强烈的移民愿望使移民开发成为可能,并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探索中的实践

  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石楼县委、县政府把移民工作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面对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和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个关键,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思路,有力地推进了移民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科学规划,示范先行,做强载体

  移民工作关系到每个搬迁户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做好规划至关重要。石楼县按照“出沟、下山、沿路、进镇”的原则,把全县的移民迁入点规划落实到“l城4镇”(即县城、罗村镇、小蒜镇、义牒镇、辛关镇)和82个中心村,实行“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电讯校医产综合配套”,用五至七年时间,使全县80%以上的人口围绕l城4镇和82个中心村实现集中定居。按照规划,需并村282个,移民9074户38686人。工程实施中,石楼县把离村不离地的就近移民与迁居兴产业的集镇移民结合起来,并选择区位条件、班子状况、群众基础较好的马村、乔则头等12个中心村实施示范移民。小蒜镇教盆焉村是石楼县第一个搞移民开发的村,两年来投资350万元,建起移民住房110套,配套实施了水、电、路、学校等基础工程,可容纳周围12个自然村80%以上的人口。现已入住90户,其中发展养殖专业户47户,建起红枣加工企业1个,从事商品零售、粮油收购、电焊、加工等产业的25户。与此同时,退耕还林32536亩,发展杏林3万亩,新栽和改良红枣l万亩,以枣、杏生产加工为依托,这个村的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移民户入住以来,不到一年时间,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在示范移民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扶贫移民质量,2005年,石楼县以集镇开发建设为重点,按照“一镇一特色”的思路对五大集镇进行特色化定位,按照“高标准规划、低成本建设,宽主体投资、严要求管理”的思路进行建设,着力增强五大集镇对扶贫移民的承载能力和对移民户的吸引力。各个集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努力加大开发力度,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增强了对移民的吸引和集聚能力。辛关镇依托天下黄河第一湾、帅枣产地、毛泽东《沁园春·雪》写作地、黄河大桥、鲁班桥遗址等旅游资源,着力构建特色旅游集镇;罗村镇依托东山矿产资源的开发,着力构建工业重镇;义牒镇立足交通区位优势,着力构建商贸大镇;小蒜镇依托枣杏资源,着力构建枣杏加工和营销大镇;马村镇着眼传统贸易优势,着力构建牲畜交易大镇。通过加大集镇建设力度,有效地提升了移民开发的质量。

  (二)加强监督,整合资源,降低成本

  搬迁资金和工程质量是移民成败的关键。为了规范管理,保证移民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石楼县建立了三个层次的监督体系。一是从上到下的行政监督体系,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移民开发领导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层层加强了领导;二是专职负责的技术监督体系,对每个移民工程,县政府都下派了专业技术人员蹲点跟踪监督,实行工程技术终身负责制;三是移民参与的民主监督体系,从选址、规划、施工到最后完工,移民户全程参与,强化了对移民工程的监督。与此同时,建立了工程项目申报审批、工程公示、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了移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资金短缺是移民开发最大的制约因素,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石楼县在用好国家移民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移民搬迁的优惠政策,有效地保证了资金的筹措和工程建设。一是把争取上级政策性投资和有效整合扶贫资源结合起来。2004、2005年先后争取到省移民补助资金1890万元,争取回7支省扶贫工作队和19支市扶贫工作队,为移民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扶贫资源的整合上,省、市、县扶贫工作队全部安排进驻移民村,各种扶贫资金集中投入移民村,整村推进等扶贫项目集中安排到移民村,各种移民建设税费减免政策突出支持移民村,仅省、市、县三级扶贫队就在移民村铺开了总投资达960.34万元的各项工程,两年内全县累计投入移民开发的资金达9930万元(相当于石楼1983年至2004年22年的财政总收入),完成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有限资源的集中投入和科学合理利用,使好钢用在刀刃上,有力地促进了移民开发的进行。二是通过公开招标和移民户参与建设的办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移民工程成本。实行公开招投标的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低价定标。裴沟乡乔则头村移民建房每平方米招标价仅为341元。在移民工程建设中,优先让移民户承揽工程,优先吸纳移民户打工,优先使用移民户的车辆和原材料,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降低了工程造价。曹家垣乡许家山垣移民工程每套平房(两间)造价仅为1.6万元,移民户平均每户5口人,可获移民补助资金1.25万元,每户仅需自筹3500元就可入住。

  (三)强化配套措施,确保稳定增收

  移民开发,移得出是前提,稳得住是关键,能致富是目的。为了使移民户通过搬迁切实增加收入,石楼县同步配套实施了四大支持工程。一是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对石楼县来说,退耕还林的粮款补助还是群众的一笔重要收入。五年来,国家累计补助石楼县粮食5490万公斤,折款1.2亿元,仅2004年补助款就使退耕区农民人均增收425元。今后5年,石楼县计划退耕还林面积达到100万亩,移民搬迁村将实行整村退耕还林,从而使移民户在兴办其他产业尚未见效的起步阶段,人人能享受退耕还林粮款补助政策,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前山乡南卜山村马小山一家5口人,从山上搬进移民新村后,原来的37亩坡耕地退耕还林,每年可得到国家补助款5920元,这样就足以解决全家的生活问题,使其可以安心地发展其他产业或外出打工。像他这样的移民户占到全县移民总数的30%以上。二是以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石楼县积极争取建设以清石(陕西清涧到石楼)黄河大桥和石清二级路为主的“三纵两横一循环”交通网络,打通出境路,消灭断头路,改变区域劣势,打破制约瓶颈,把1城4镇和82个中心村全部用等级公路串起来。此外,新修学校11所,农村合作医疗所5所,新建产业基地8处,实现了移民村水、电、路、通讯、学校的综合配套,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三是以枣、杏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工程。按照“生态立县”、“产业扶贫”的要求和“东杏西枣坡种草,基本农田优质粮”的布局,石楼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枣、杏产业,使全县枣树面积累计达到27.17万亩,杏树面积达到48.8万亩。计划再用5年左右时间,使全县人均枣、杏面积分别达到5亩和10亩,农民人均枣、杏收入达到3000元。依托15万亩优质牧草,大力发展獭兔养殖业,獭兔饲养量达到100万只,全县獭兔养殖收入达到31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30元。通过发展枣、杏和獭兔养殖,为移民户的稳定脱贫提供了产业支撑。四是依托矿产资源和枣、杏种植优势,大力发展煤焦、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二年来,共投资2.7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项目9个,合同引进项目32个,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开拓了新的渠道。

  前进中的曙光

  由于基础较差,石楼县的扶贫移民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但其势头喜人,前景很好。位于石楼县城北15公里处的马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里是四条县乡公路的交汇点,以前破破烂烂,2004年被确定为移民示范点后,村里新修了一条830米长、16米宽、全部硬化并安装了路灯的街道,街道两边是为移民新建的164套新房,有的是平房,有的是既可做门店又能住人的小二楼,漂亮的新房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国定贫困县山沟里的村庄。除了人均1亩基本农田、7亩退耕还林、4亩枣杏经济林、1.5亩优质牧草基地外,2004年县里还投资30万元帮助该村建设了175间围栏养殖圈舍,并投资50万元从山东购买了600只波尔山羊让移民饲养,省纪检委等扶贫工作队还支持他们新修了标准化校舍,建起了医疗室,群众觉得生活条件不比县城差。两年来,石楼县共完成移民搬迁1622户,792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9%,占贫困人口的24.2%。2005年,全县劳务输出比上年同期增长29%,农村新购三轮车同比增长1.4倍,移民建房及配套设施等拉动社会总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5倍,建筑建材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同比增长32%。

  石楼县扶贫移民工程的实施,为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尽管还只是刚刚起步,但这条路子代表了一种方向,体现了一种精神,是实施扶贫攻坚的重要经验,也是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省委政策研究室(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