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环境污染让人受不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11:15 红网-三湘都市报

  楼房遍地、别墅成群,这是苏南农村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然而,记者前不久在江苏农村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的农民在充分享受着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工业化飞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工厂废水横流,河里漂浮着垃圾,黑黑的污水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漂亮的农家小院被垃圾包围着。现代物质文明与污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河水: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可以灌溉”,90年代“垃圾覆盖”

  记者前不久到江苏省无锡市东港镇采访,这里街道宽敞,小车奔流不息,街道两旁工厂密布,置身此地已分不出这是城市还是农村。在八里桥村口,50多岁的村民乔桂凤正在一方池塘边洗衣服。池塘不大,半亩左右。水草已占据了池塘的一大半,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垃圾。乔桂凤一边清洗衣服,一边用手“驱赶”着漂来的杂物。

  村民们告诉记者,近十多年来,农村的水环境特别是中小沟河、池塘,变化很大。有些村民唱起了段子: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可以灌溉”,90年代“垃圾覆盖”,现在则是生态破坏。村民说,在这些污染中首要是工业污染。

  肥料:“庄稼一枝花”变成污染源

  一大堆垃圾就堆放在村头路边,10米远处就是漂亮的农家小院和两层小楼,这是记者在宜兴市周铁镇陈桥村看到的情景。垃圾堆旁“文彬摩托车行”附近的几位村民告诉记者,周铁镇到处都是化工厂,到处都是垃圾,这里还算干净的。周铁镇的中和村附近的几条河里都长满了杂草,河水像盖了一层盖子,由于长期无人清理,水越来越少,河越来越脏。

  记者来到扬州市下辖的江都市周西镇楼庄村,村民田志高家的猪圈就在水塘边,水塘连着村中的一条河。猪粪先被排入水塘里,再经雨水一冲即流入河中。老田说,河里的水已多年不用了,村里的人要么吃井水,要么吃自来水。他说,10多年前河水可清了,那时一到冬天农闲时候,村里的壮劳力就下河把淤泥搞上岸再和些青草,经过一个冬天发酵,就成了很好的当家肥。但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了,河里的淤泥就没有清理了。

  环境:建设新农村不该被遗忘

  扬州市邗江区委农工部一位干部说,现在,费工费时的农活,如农家肥、运秸秆,挖河泥、除草等基本没人干,出现了“家家户户忙挣钱,不问怎么种好田”的局面。一些新的耕作方式对农业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耕作机械和耕作技术不配套,秸秆难以就地还田,农民便将秸秆付之一炬,有的甚至直接将其推入河里,河塘成了“天然垃圾场”。传统农业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被高投入、高污染所替代,许多能源、肥源变成污染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农村环境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目前,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一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基本是空白。10多年来,农村环保除各种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有少量投放外,对面上工作几乎无资金投入。村级组织对农民的号召力非常有限,很多地方出现农村公共环境无人管、管不了的现象。县乡政府部门普遍感到农村环境管理难度很大。

  据新华社南京1月22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