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倡言节约 石玉林院士“警世名言”成国策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16:31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三日电 题:石玉林院士“警世名言”成国策 中新社记者淮黎霞 十五年前,中科院国情研究第二号报告——《开源与节约》出炉,报告提出了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并指出,严重困扰中国的粮食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环境问题等 都是由这对矛盾派生出来的。这份国情报告呈报国务院,媒体做了大量报道,但报告的主要观点当时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这份国情报告的主要执笔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土地资源学家石玉林感慨万千。因为十五年前那份《开源与节约》的第二号国情报告中,石玉林就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观点——“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而今十五年后,这一观点被列入中国的“十一五”规划,“建立节约型社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年届七旬的石玉林院士清癯儒雅,书卷气十足。日前,记者走访石院士,驻足院士的斗室,即被那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墙上的书法、桌上的笔墨,顶天立地的书柜,古朴而优雅。 谈起十五年前那份名为《开源与节约》的国情研究报告,石院士记忆犹新,甚至能一口气讲出书中的主要内容。 他当时断言:中国正面临历史上资源最短缺的严峻状况,并承载着历史上人口数量最多的沉重包袱,如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总有一天会出现资源短缺的全面危机。 ——石油能源供应将出现缺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一时难以改变,由此引起运输紧张、环境污染和资金不足问题将长期成为经济发展的难题。 ——中国号称地大物博,国土兼跨海陆,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均比较,大都低于世界水平,处于世界后列。 ——中国一方面资源相对不足,是人均占有资源的“小国”,而另一方面又是资源浪费的“大国”。 ——由于政策失误,许多地区群采资源、违章作业、采富弃贫、采主弃副,许多资源当作废渣废物,即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听着这十五年前掷地有声的真知灼见,老院士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跃然纸上,真乃警世名言! 如何应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危机?石院士当时提出了基本对策——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战略构想。其核心就是建立一个低度消耗资源的节约型经济体系。内容包括: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建立以节省运力为中心的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建立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 这份高瞻远瞩的国情报告已出炉整整十五年了,令老院士欣慰的是,报告中提出的“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战略构想终于被政府采纳,并列为国家的基本国策了。 欣慰之余,石玉林院士挥毫写就了“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诗以自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