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农民工子女一起过大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02:30 新京报

  本报联合中国青基会等发起“手牵手心暖心”行动,捐助百元即可送暖,爱心热线64049500

  专题动机

  当你背起行囊,赶着春节的脚步,踏上回家之路时,你是否知道,在这个忙碌的城

市,还有约三分之二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因为经济困难或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回家团聚?当你正在为过多的棉衣、棉被拥挤在衣柜里发愁时,你是否知道,还有农民工的家庭,每人不足1床棉被?当你在有暖气的房子里,热得昏昏欲睡时,你是否知道,农民工子女在小屋里蹦跳着取暖?

  为此,我们在节前走近了他们,留守在北京过年的农民工子女,期望能通过记录他们的真实境况,换来爱心人士的热切目光,为他们送上棉被御寒,为他们送上书包礼物,为他们营造一个临时的温暖之家。

  本报讯 再过五天就是春节了,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约有三分之二的在京农民工及其子女留京过年,每家人均棉被不足1条。从今天起,本报联合中国青基会、北京青基会,发起“手牵手心暖心———和农民工子女过大年”行动,捐助百元为他们送棉被或书包礼物。

  不能让孩子过年受冻

  “快过年了,不能让孩子身上冷,心里更冷”,昨日下午,中国青基会秘书长涂猛说,他们一直在关注农民工子女这个特殊群体,节前曾委托北京锐智阳光咨询公司做了主题为:“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灵世界”调查,结果令他们“吃惊”,因为没想到每个农民工家庭人均竟不足1条棉被,很多农民工的孩子过年最大的愿望是:和城里孩子交朋友,能不再感到寒冷,能去趟公园……

  “这些孩子需要环境的温暖,更需要环境的融合”,涂猛说,不能让这些孩子们在寒冷中过节,不能把他们隔离在城市之外,他们需要融入城市,更需要融入每个城市人的心里。

  百元爱心送过年礼物

  据中国青基会人员介绍,此次捐助以百元为标准(多者不限),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家庭送一套价值百元的新棉衣、棉被,或为农民工子女购置一套书包及书籍;其中,棉被为北京某正规被服厂生产的“纯棉花被”。如果家中不缺棉被的农民工家庭,可给其子女送上过年礼物———书包和书籍,其中书籍包括《中华古诗文普及读本》、《新编字典》(小学生)和科普书籍《飞天的故事》、《科普名作名篇—环境》等。

  中国青基会人员介绍表示,每个收到棉被或书包、书籍等礼物的农民工孩子,将寄回一张贺卡以示感谢。

  征爱心家庭一起过大年

  在提交到的中国青基会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农民工子女都意识到了他们和北京孩子的区别,其中近9成农民工子女希望与北京孩子交朋友。为实现他们的愿望,中国青基会表示,此次行动,专门安排了农民工孩子和城市孩子互换体验和同过新年的环节。

  首先,北京孩子可报名参加农民工子女艰苦生活体验,与农民工子女互换一天的生活,互相体味对方的生活,逐步实现相融和互助,并最终成为朋友。

  北京市的家庭也可以报名,接农民工子女回家过年,给这些孩子温暖和关爱,参加者以家庭为单位报名(北京家庭,两代以上,子女为6-18岁小学、初中或高中学生),通过热线电话(010-64049500)或者登录中国青基会网站(www.cydf.org.cn),了解参加本次公益活动的农民工子女信息,在网上填写家庭报名表,提交爱心计划书,经中国青基会确认后,与农民工小朋友结成对子,由城市家庭接农民工子女回家过新年。

  ■现状调查

  近七成农民工孩子希望在京过春节

  调查显示,近8成农民工家庭住在平房三成受访市民愿捐100元给他们买一床棉被

  

和农民工子女一起过大年

  

和农民工子女一起过大年

  

和农民工子女一起过大年

  

和农民工子女一起过大年

  本报讯 中国青基会委托北京锐智阳光咨询公司,在年前对919人进行抽样调查,其中包括年龄在7-14岁间的农民工子女360名,及同样年龄段的北京小学生242名,以及北京市民317名。结果显示:10个农民工孩子中,就有1个喊冷。

  人均棉被不足一条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农民工家庭的生活比较艰苦,近8成(78.6%)家庭居住在平房,只有10.6%的家庭居住在楼房里,住在简易房(窝棚)的比例是5.6%,其余5.2%.

  另据调查,在北京的农民工家庭户均4.2口人,人均棉被不足一条(0.88),棉被缺少的状况堪忧,并且很多家庭的棉被都已使用多年,御寒性已大大不足。

  在此情况下,当问及农民工子女在家里是否感到寒冷时,11.4%的农民工孩子回答我们“冷”或“很冷”,表示还可以的比例为30.4%,56.5%的孩子认为家里暖和,另外1.9%的孩子说不清。家庭寒冷的原因是居住环境决定的,他们住在平房里,大都要靠生炉子取暖。

  值得一提的是,在调查中,有位小朋友回答说家里“暖和”,但当到其家里亲身体验时,却发现屋里尽管生起了炉子,但温度却不足10℃,远低于有关规定最低16℃的供暖标准。对此,曾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说,每个孩子眼中温暖的标准是不同的,在农民工孩子看来,这已经算是“暖和”了,这就更让人难以平静。

  两成家庭没钱回家

  通过向农民工子女了解,关于是否在京过年的调查结果是:约三分之二(66.8%)农民工家庭选择留京过春节。

  在孩子的眼中,不回家过年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这个多项选择的问题中,64.3%的家庭留京过年都是因为孩子的父母亲工作忙走不开,另值得关注的是,有20.1%的农民工家庭是因为没钱而不能回家过年。对于他们家庭来说,也许仅车费便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另因交通不便的占17.2%,存在其他原因的占11.5%.

  另一项调查与上述结果吻合,66.9%的农民工小朋友表示希望今年在北京过年。这类小朋友中,56.1%的认为北京有好多好玩的地方,45.9%的小朋友认为北京比老家热闹,22.4%的小朋友认为北京比老家条件好。

  另33.1%的孩子在多项选择为何不愿留京过年时表示,北京没有老家热闹,因为老家农村有许多好伙伴,跟他们一起过春节会比在北京热闹很多;另有22.7%的答案令人心酸:孩子们觉得北京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但是没有钱去玩,所以还不如回家过年。此外,认为北京没有老家条件好的比例是12.5%,17.6%的孩子还有其他原因。

  新书是最好的礼物

  对于孩子来说,过年最渴望收到礼物。当问到最希望收到什么样的过年礼物时,40.0%农民工子女选择了“新书”,表示希望收到学习用品的比例也高达24.2%.对于北京孩子来说,希望收到新书的比例同样高达40.9%,在这一点上,两类孩子的态度非常一致。

  而当问到他们过年的最大愿望是什么时,结果有了一些小差别:36.2%的农民工子女希望成绩变好,近3成(28.1%)小朋友希望新年还能够继续读书,他们很担心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据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介绍,很多农民工子女都是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但他们家里最大的负担就是教育费用,所以就经常会担心失学。

  四成市民愿帮农民工

  对于外地农民工生活的艰辛状况,47.2%的市民表达了愿意给予一定帮助的想法,而表示不会的比例不足一成(9.4%),另外43.4%的市民表示将视情况而定。调查结果表明:30.3%的市民愿意捐献100元给农民工家庭买一床棉被,给他们送去温暖,表示看情况的比例较多,达到40.8%,表示不会的比例也有28.9%.

  当问及是否愿意接一个农民工子女家庭回家吃顿团圆饭时,40.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表示不愿意的比例为27.8%,31.3%的人表示将看情况来决定。

  另外,在对有孩子的北京市民进行调查时,36.8%的人愿意从孩子的压岁钱中拿出一部分,给农民工孩子买一份过年礼,28.3%的人表示不会,另外34.9%的市民表示将视情况而定。

  

和农民工子女一起过大年

  记者统筹:本报记者 张剑锋

  编辑统筹:本报记者 茹敏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剑锋

  专题摄影:本报记者 韩萌 赵亢 杨杰

  本版制图:俞丰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