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甩卖喊两年 拆迁没动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02:44 北京晨报

  ■“最后几天狂甩”是谎言 ■倾销剩货假货是目的

  记者

  暗访

  “所有商品,一律狂甩,最后几天,不要错过。”很多人对这几句话都非常熟悉。临近新年,很多商户纷纷打出了“拆迁甩卖”的招牌,招揽生意。昨天,记者在暗访中发现,有些商户专找即将拆迁的地方做生意,为的就是能够占个所谓的“天时、地利”。

  打“狂甩”招牌卖假货

  六里桥北里1路、4路车站旁边有四五家卖鞋的小店不约而同地打出“甩卖”的招牌,各家店内“紧急拆迁,疯狂甩卖”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些店卖的商品以冬鞋为主。一进门,记者就闻见一股橡胶味,店家热情地向记者兜售商品:“绝对真皮,我们快搬迁了,要不然也不会这么便宜。”

  记者随手拿起一双男式棉鞋问:“这是哪里的货?”“意大利进口羊皮,我们都是商场进的货。”但当记者把手伸进鞋内时,竟然牵出一堆毛绒。记者在店内找了一圈,也没看见一个正规的鞋盒,而店主拿给记者的也是一个字体模糊的外包装。

  “拆迁店”专卖剩货

  “我哥哥的店在西单,我的店在拆迁的地方。”位于广安门外华联商场附近一家鞋店的店主告诉记者,自己卖的东西都是哥哥那边剩下的断码鞋,“我就捡捡哥哥的漏儿,这样也能尽快把商品卖出去。”

  该店主称,如果小店真的拆迁,他将继续寻找面临拆迁“命运”的小店,“这种店一般都临街,房租便宜,再加上‘拆迁’的名义,生意都还不错。”

  “拆迁”喊两年没动静

  记者在六里桥、北京站、广安门、西四等地的“拆迁店”采访发现,这些小店已经经营一年多,一般以皮鞋、皮包为主。尽管打着“拆迁”名义,商品价格也不高,但光顾的顾客并不多。

  家住广安门华联附近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我家旁边的小店已经喊拆迁两年了,但一直没见动静。第一次喊‘狼来了’的时候还有人信,但时间长了也就没人信了,再说这些商品也不见得真的便宜。”六里桥一小店的店主告诉记者:“生意一般,一天能卖十双鞋就不错了。”前门一家鞋店从去年夏天就打出“拆迁”的牌子。店主告诉记者:“别看在前门游客多,但光顾的还是老街坊较多。”

  权威部门:

  买“甩货”易产生纠纷

  记者分别从北京市工商局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店方拆迁后非常容易产生质量方面的纠纷,“万一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很有可能找不到店方,那就只能自己找厂商调换商品了。”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拆迁小店购买商品一定要谨慎,检查好商品的质量,同时应该索取发票。晨报记者 吴亭 文并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