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条线”倾倒观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05:0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一个戏水动作,一个扑蝶姿势,如少女般活泼自如;手巾花、扇花的“颤、颠、拌”,干净利落,轻盈秀丽。88岁的陈敬芝老人,依然身手矫健。“我还可以跟孩子们一起跳。”老人对记者说。

  陈敬芝是花鼓灯艺术“陈派”的代表人物,艺名“一条线”。他的表演以情感细腻、身段优美、舞姿活泼、唱腔动听而闻名淮河两岸,饮誉中国舞蹈界。

  出生于凤台县王集乡陈巷村的陈敬芝,少年时就对花鼓灯着了迷。他不顾父亲和家族长辈们的反对,在荒滩上耍起自制的“八根柴”(白纸扇),在草筐上翻筋斗,在干沟里练“靠顶”,十二三岁就能到灯班中与艺人一起“下场子”。因为勤奋好学并在技艺表演上大胆创新,他很快成为当时沿淮地区最受欢迎的花鼓灯艺人之一。

  说到艺名“一条线”的由来,那是在1937年,县里有十几个花鼓灯班子在一起玩灯,陈敬芝所在的灯班跳得最出色。他表演时,行走一条线,疾如一阵风,倾倒台下观众。有人称赞说,这孩子玩得就像线扯的样!从此,“一条线”的艺名传开来,是对他的赞誉,也是对他表演技艺的肯定。

  陈敬芝在丰富表演技艺方面善于熔百家长处于一炉,化万物形态于舞蹈。他在继承老一辈艺人“上山步”、“缠头转身”等步伐的同时,根据花鼓灯强烈多变节奏,创造出“跳步转身”、“颤抖步”、“颤颠步”、“云颤步”等新步法。他在河边看到柳枝飞舞、小燕子掠水,形象地创造出“风摆柳”、“燕子驶水”等舞蹈动作。在玩灯时,他的肩部、腰部、腿部可作波浪形抖动;耸肩时,肩胛可上下前后颤动。

  陈敬芝不但能跳,而且善唱。早期他把花鼓灯民间小调融于戏剧唱腔中,后跟老艺人学“清音”调,慢慢形成自己的唱腔风格。他的演唱风格初期被群众称为“四句推子”,后被称为“一条线调”,在沿淮地区流传甚广。

  在陈敬芝演艺生涯中,创作的许多作品为观众所喜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别人合作整理的《送香茶》、《小货郎》、《庞三春》等作品在农村深受欢迎。1978年,他的代表作《游春》、《抢板凳》及新作的《争锹》,在省、市汇演中获好评,并被拍成花鼓灯资料片。1982年,他编排的《野花谣》获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奖。1986年,他参与创作编排的独舞《黄毛丫头》在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创作二等奖。1984年,陈敬芝还倡导并创办我省第一个花鼓灯艺术培训班。

  年近九旬的陈敬芝老人仍惦念着花鼓灯艺术的发展。他说:“我对不起花鼓灯艺术。”这既表达了十多年未能登台演出的遗憾,也包含着一身技艺未能传承的忧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