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海峡西岸的眺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07:25 大众网-大众日报

  厦门岛上的郑成功像和湄洲岛上的妈祖雕像一样,都眺望着同一个方向——台湾。

  被一道浅浅的海峡连接着,海峡西岸是福建,东岸是台湾。

  去年12月底,北方已是天寒地冻,东南沿海却温暖如春。从福州到泉州,从漳州到厦门,一路走来,关于台湾的话题始终热得发烫。

  不难理解福建人的“台湾情结”。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少勇用“五缘”来概括福建与台湾水乳交融的关系:地缘相近,两岸最近直线距离不到100海里,一万年前,漳州东山岛还有一条陆路可以通达彼岸;血缘相亲,80%的台湾人祖籍福建;文缘相承,所谓台湾方言客家话就是闽南语,妈祖同为闽台人信奉的神明;商缘相连,闽台经贸渊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即使是台海关系最紧张的时候,依然是“人不通船通,船不通货通”;法缘相循,自宋朝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到清光绪11年即1885年台湾单独建省前,台湾隶属福建。

  这“五缘”正是福建发展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的独特优势。基于此,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大势下,福建及时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福建与台湾愈发“近”了。

  东南望台湾,福建人的眼里往往间杂着向往和惆怅两种矛盾的情绪。

  台湾啊台湾,你曾让这里长期作为备战一线,经济开发滞后,沿海、近台不是优势反成劣势。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缓和,大批台商陆续涌入内地,但由于两岸不能“三通”,人流、物流要绕道港澳进出,近路反成远途,福建的地缘优势难以发挥,只能眼睁睁看着“老乡”们携巨资在珠三角、长三角落地生根。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广东省实际利用台资是福建省的两倍多,距台湾数倍于福建的江苏省,利用台资额也远高于福建,苏州成为台资IT产业密集区,上海则聚集了数十万台湾商贸与科技人士。于是有人惊呼:在两个三角洲的夹缝中,福建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这种危机意识,也许是促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另一种动力吧。对这个战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赞许有加: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恰好可以“左右逢源”,使福建成为经济一体化的成员,而不是“被遗忘的角落”。

  事实上,闽台交流与合作早已开始,并不乏成功的先例,只是碍于条件,未成大气候。

  泉州市有个湄洲岛,是海上“平安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祖庙就建在岛上。妈祖文化远播海内外,庙宇4000多座,信众2亿多人,仅台湾就有1600多万。1989年,台湾宜兰县南天宫信众组织224人乘24条渔船赴湄洲岛朝拜,开建国后两岸海上直航先河。此后,每年都有几十航次的台湾渔船直航湄洲。至今,这里已接待台湾游客100多万人,是大陆吸引台胞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如果说文化的交流缘于同根同种,经贸往来则彰显两岸经济极强的互补性。天福茗茶的“再生之旅”便是明证。1990年,台湾股市大崩盘,天仁集团损失30亿台币,几近破产。董事长李瑞河辞职后,将东山再起的起跑点选在福建,在漳州打造天福茗茶,用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福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大陆劳动力、市场资源对接,在“花果世界”漳州站稳了脚跟,继而辐射全国,形成产加销及文化旅游一条龙的“茶叶王国”。凭借在大陆赢得的丰厚利润,李瑞河“反攻”天仁,重掌帅印,终成“两岸茶王”。

  妈祖信众们来了,李瑞河们来了,还有多少文化和经济会来?

  厦门不再等待。“三通”未通,厦金海上航线先行,叫做“小三通”。不通则已,一通惊人:2001年开通之初运送台胞只有2.1万人,到2005年已多达51.8万人之众。

  石狮没有空等。这个曾位于泉州晋江一角的小镇(1988年升格为市),在仿造香港服装而闻名后脱胎换骨,凭自创品牌成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仅去年就新增3个“中国驰名商标”、19个福建省著名商标。

  福建主动伸出手来,提出以对接海峡东岸之台湾为潜台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并付诸行动。

  2005年岁末,站在海峡西岸,遥望彼岸,深信两岸更紧密牵手的那天不会太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