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09:21 南方日报

  赖丽群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加大环保力度、保护好自然生态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做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摆在山区市县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拉项目、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仍在山区延续

  当前,广大山区面临难得的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良好的生态优势成为吸引投资的重要条件,成为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的后发优势。山区市县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经济,但由于区位劣势,客观上导致招商引资依然处于投资方市场,拉项目、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仍在延续。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重经济、轻环保,造成新的布局不合理和污染隐患;一些地方决策者和决策部门无视环境法律法规,甚至违法决策;有些地方领导以权代法,干扰环保部门和其他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因此,一方治理、多方破坏,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承载之间矛盾突出

  目前,山区经济发展基本上延续着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会造成对环境的极大破坏,而且使发展本身难以持久。在工业方面,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设备工业“三废”排放量大,污染严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增长速度和产值的追求仍然高于对效益和质量的重视,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拼设备、拼资源、拼消耗和污染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不同步,由此形成了深层次的矛盾。因此,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是加速山区县域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坚持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将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有关的污染防治费用纳入各级政府预算,确保实施。

  三、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

  今后一段时期,山区县工业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将更加强烈。因此,必须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例如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时,技术起点要高,尽量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要根据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审批项目时要严格把关,凡是采用落后工艺、布局不当、污染环境的工业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工业污染防治要提倡区域综合治理和集中控制,提高规模效益;最大限度地实现“三废”资源化,等等。

  四、建设新农村宜居家园

  广大山区拥有独特的资源,如绿水青山、无污染蔬果、天然氧吧等,这些潜在的优势,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党委政府牵头,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方筹资,迸发民营经济活力,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模式,并形成经济示范效应。要加大绿化造林力度,突出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建设,实施村镇净化工程,突出农村水、大气环境整治,建设地绿、天蓝、水清的新农村宜居家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