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逝去的年味有没有必要拯救?(寻找年味之旅中第一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03:11 江南时报

  编者按:

  返乡的异乡人都在拼命向火车上挤,商场的购物人潮川流不息,偶尔传来的鞭炮声也让人感到节日的气氛……这一切都在无言地告诉我们,春节来临了。然而,近日不少读者的来信中可以看到,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似乎过年反而没有平时有情调,甚至有的读者大呼:“往日的年味哪里去了?”今日编发南京读者梅溪的来信,来作为这方面的一个代表。

为此,本版开通讨论热线,希望听到各位读者对年味的高见。

  讨论热线:025—84629030

  电子邮件:jnsbgmy@eyou.com

  编辑同志:

  春节渐渐逼近,在这段日子里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不少媒体都在大肆渲染逝去的年味,借以帮助大家找寻那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味道。

  近日,我在网上读了中国青年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拯救春节就是拯救我们的生活》,看完后有种说不出的憋闷。该文称,春节,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民族传统的标志性符码。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一直盛行。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普遍发现“过年”的欢愉与日递减,除了吃吃喝喝,“过年”过得越来越没有“年味儿”。春节这个最富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义的节日在逐渐失落。如果我们淡化了传统节日的特色,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怎样?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怎样保持民族精髓?

  随后,分析原因时,一些专家们称,“一方面,强势的西方文化和大众媒体的商业炒作让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西方民族的节日在我们的年青一代身上扩展。另一方面,彻底世俗化、功利化、理性化、意识形态化的当下中国社会,将春节的神秘性、神圣性淡化甚至绞杀。”因此,很多专家提出了“拯救春节就是拯救我们的生活”。

  对此,我感觉对待年味太上纲上线了,以至于好像过年非要回到过去那种较为“拥挤”的年味中,才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年味了,我认为也是因为近年来物质生活提高了,生活节奏提速了,不少形式的东西简化了,而这些并不意味着生活黯淡无味了。只要我们生活得有幸福感,这本身就是一种味道,生活的味道。

  只要活得开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而不一定非要沉浸到所谓的年味中去。

  南京龙悦山庄读者欧阳之崇

  《江南时报》(2006年01月25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