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话说塑造的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06:38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您应当坚信:要想使您的孩子成为人才,甚至成为杰出的人才,这种愿望是可以通过塑造获得的。

  您完全不必羡慕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聪明,也不必为自己的孩子没有成为智力超常的儿童而苦恼,更不要斥责孩子蠢笨,以致无端地扼杀孩子扑向智慧世界的热情和自信心。如果孩子的智力发展缓慢,首先倒应该问问自己:究竟在启迪孩子方面倾注了多少塑造

的力量?

  只要您的孩子不是先天愚钝,只要您的孩子没有思维障碍之类的疾患,那么,您的孩子就完全可以塑造成为人才!塑造的艺术越高超、倾注的心血越多、方法越得当、孩子的成就也就越大。

  世界闻名的“神童”威特,出生在德国农村的一个牧师家庭,他妈妈曾经一度对他的成长丧失了信心,左邻右舍也曾把这个未来的天才人物视为“小傻瓜”。然而,威特的父亲却不这样看,他坚信问题不在于小威特“傻”,而是自己缺乏点燃小威特智慧火花的火种——因材施教的艺术。于是他认真地探索引爆智慧火花的助燃剂,终于从独特的语言教授法开始,以顽强的塑造功夫,使小威特从“愚钝”走向智慧,14岁即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多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这就为相信塑造力量的人们,谱写了一曲胜利进军的序曲。

  然而,孩子如有某种生理缺陷,是否就注定要浑浑噩噩地打发一生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塑造的力量仍然可以帮助您的孩子解脱生理上的重重障碍,游向人类文明的沧海。举世闻名的“身受三重灾难的圣女”海伦·盖勒的成长经历,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海伦·盖勒出生在美国南部,她在1岁多时,因疾病原因而被剥夺了视、听、说三大生理功能。她的父母虽然怜爱她,但在心智教育方面束手无策。父亲已决定放弃使她成人的基本教养职责,把她送进教养院。然而,一位具有卓绝教育艺术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女教师撒利波,却运用塑造的力量挽救了海伦·盖勒。终于使海伦·盖勒从粗野无知到学会做人,竟然还上了大学,成为作家,一举变成被誉为可以和拿破仑媲美的奇迹人物,创造了“人的塑造史”上的伟大奇迹。

  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好像是一团泥巴,既可以践踏成为恼人的泥浆,也可以塑造成为艺术上的奇葩。但塑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要求父母、师长都必须富于塑造的热情、掌握塑造的艺术。

  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来说,塑造就是通过环境的和外力的激发,使被激发对象的某种优良素质最大程度地获得显现。至于塑造的方法,首先要求塑造者本身要接受良好的塑造,同时又能不拘泥于自身的模式去塑造下一代。这就需要在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把握住智能发育的关节点,以便为孩子各项智能素质获得理想的发展作出最佳的选择。

  当然,人的塑造不只包括智能的塑造,还包括品格和道德情操的塑造,同时又包括符合时代精神、社会要求等的心灵塑造。只有当闪光的智能乘上时代精神的骏马、跨入社会群体奋进的激流时,这种塑造的成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扬光大。⑤5

  □直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