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个人的长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09:08 贵州日报

  

两个人的长征
1月9日,英国青年学者李爱德再次进入贵州铜仁,第二次重走长征路。不同的是,他第一次走的是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结伴而行者是英国老朋友马普安,这次走的是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同行者为中国人杨肖。

  李爱德1968年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在英国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比他大2岁的马普安为国际政治学和新闻学硕士。共同的志向使他们二人相约,于1997年来到中国,2000年5月首

次到贵州省黎平旅游。没有想到,那片神奇的土地不仅侗族风情浓郁,而且是65年前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就在这里。这条史诗般的壮丽路径和沿线的各族人民,向强权进行抗争,改变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个史无前例的壮举和光辉四射的旅程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在经过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重走长征路,去寻找与那段历史发生过关联的无名百姓,挖掘活生生的历史,了解那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用双脚去体验长征路,向自己的体能挑战。这就是李爱德和马普安无法摆脱的执着。但是,几乎所有的朋友对于他们的梦想都说是“疯了”,而他们却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将梦想变成现实。

  李爱德和马普安辞去工作,进行了长征历史知识的补课,体能意志的磨炼,野外生存环境的体验,包括提高汉语交流水平……2002年10月16日,他们投下了生命中最大的“赌注”————在江西于都迈出了新长征的第一步。对于可能遭遇的病痛、险阻甚至死亡,他们早已作好充分的准备:“在弹尽粮绝的紧急关头,我们会试着把身上的皮带煮来吃了。万一死了也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这辈子最有意义的。”

  为了捡拾历史典籍以外的碎片,采访一切可能采访的人,他们专走红军走过的小路而且绝不搭车,两位细心幽默的“洋红军”记下了沿途问他们为何不坐公共汽车者达3268人。过雪山草地时几度面对死亡,是热情的藏族牧民领着他们逃离了噬人的沼泽;在长征的第199天徒步涉过贵州紫云的坝洋河时,困在湍急漩涡中的李爱德,被当地4位村民救起;他们几十天在深山老林中跋涉,竟忘记了平路该怎么行走,马普安拄着拐杖还在平地上栽了跟斗。就这样两人一前一后行军,学着红军把生字写在前者的背上记忆汉字。

  按计划于2002年12月18日在黎平会议召开纪念日他们抵达黎平,于2003年1月7日进入遵义,在这座红色城市他们被贵州省旅游局聘请为“红色之旅形象大使”,2003年11月3日顺利到达吴起县城。在384天的新长征途中,他们拜见了11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采访了107位当年的见证人,收集了100多个老百姓的故事,积累了几百卷图片及大量文字资料,已出版《两个人的长征》专著和《红色之旅————384天重走长征路》画册。

  图:2003年4月24日,李爱德和马普安在长征的第191天抵达长顺县石洞村。这是他俩(后排)和孩子们在一起。作者:刘秀鸾 白荧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