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挥洒自如成熟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11:31 南方日报

  【罗湖是深圳的襁褓,是深圳的缩影;“楚楚动人”的罗湖已不再年轻,但却日益迷人……】

  挥洒自如成熟美

  ■记者印象

  20多年前,罗湖还是深圳的襁褓,还处于“婴儿期”;如今,罗湖已不再年轻。

  光鲜亮丽的“幼年”

  深圳开埠初期,罗湖是宝安县城所在地。虽然在历史上,罗湖只是深圳镇的一个地名,但现在的罗湖,已经包括了当年深圳镇的繁华地带:口岸、东门、罗芳村以及莲塘等地。于是人们常说,看到罗湖,就看到了深圳,罗湖是深圳的襁褓。

  说起深圳的历史,人们就会谈到大鹏古城,谈到大小梅沙的史前遗迹;罗湖呢?历史老人似乎一点也不愿眷顾,身上没有明显的年轮。不是么?没有老街、老巷、老房子,东门那些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廊檐式建筑,也被认为是新建的仿古建筑而已。实际上,你们可不要被它们崭新的外表所迷惑,这些可是深圳市区硕果仅存的几座老房子了!

  还有饱经沧桑的罗湖桥、最早对外开放的货运陆路口岸文锦渡、1982年建成开业的友谊商场、1986年被誉为“神州第一楼”的国际贸易大厦、1996年的地王大厦……它们见证了“幼年”时候的罗湖是多么的光鲜亮丽!

  “这是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坏的时候。”老狄更斯的这句话说的是19世纪的伦敦。现在的罗湖也常暗自思忖:是不是我也不知不觉走到这个阶段了?

  目睹新高楼一幢幢拔地而起,却又眼睁睁看着有限的肌身被一点点吞噬;熙熙攘攘的行人和轿车穿梭于城市道路中,在感受城市疾跑速度的同时,也对喧闹拥挤、噪音污染而心生忧虑。当罗湖还沉浸在地王大厦的荣光中时,深圳的建设中心悄然西移:福田中心区、高新技术园区、西部通道、港口建设……但这一切,与罗湖无关。

  罗湖“老”了吗?

  难道,对罗湖的诠释就只有匆忙、拥挤、喧闹?

  非也。

  或许,罗湖是“老”了,但准确地说,应该是:“成熟”了。在这里,有着时尚繁华的商业街、成熟浓郁的港派生活、丰富地道的美食、炫酷的娱乐中心……在罗湖口岸一带,周边各式饮食、娱乐、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吃喝玩乐不夜天”,沃尔玛、万家百货、罗湖商业城、西武百货等大型高档商场、超市比比皆是;全市一半以上大型商场和星级酒店密布在这里,信步可达;东门—人民南—华润“金三角”商业圈近在咫尺,是规模最大、业态最全、人气最旺的商业旺区。拥有黄金珠宝、汽车、饮食、家居建材、文化娱乐等几大消费品牌的笋岗商贸物流园区,是全市功能最全、地域最广的专业市场片区。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中国第一家期货市场、中国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3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在这里创造;383米的地王大厦矗立在这里,她不仅是深圳的地标性建筑,也创造了世界高层建筑比例“最瘦”的记录。在这里,聚集了渣打、东京三菱、香港恒生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国家银行、股票交易市场、期货市场、外汇调剂市场500余个金融服务网点……

  今天的罗湖可谓“楚楚动人”,但并非因了“天生丽质”。在丘陵的地貌下,罗湖既没有石油、也没有黄金。然而,小小的罗湖一侧连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内地,另一侧连着亚洲经济的窗口。

  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罗湖海关常常可见一拨拨港人像潮水一样涌向各个关口检查站,随后搭上汽车或轻轨到香港市中心上班。他们是往返于深圳香港的“两栖人”——在深圳安家,却在香港上班。在深圳,这类两栖人足有十几万之多。这些人中,大部分都选择了在罗湖安家。

  其实,这么多的港人在罗湖安家,除了选择性价比高的生活方式外,也因为这里有众多青睐罗湖的外企。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众多外资金融机构等跨国企业纷纷来罗湖投资,这些全球行业巨头的目光齐齐聚集罗湖是什么原因?理由之一:毗邻香港,过关方便,无论在罗湖任何地方选址建写字楼或厂房,打的到罗湖口岸基本上只需20分钟车程。理由之二:金融中心区地位日益突出,以蔡屋围为“一点”和以人民南、深南东路为“两线”的金融业分布格局,这种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部分外资银行前来进驻。

  爱上罗湖的理由

  但是,披戴着金色光环的罗湖心底里还是存有愧疚。人们常常在抱怨:(罗湖)太挤了、太吵了、太乱了!可是,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从出生到现在,罗湖在努力地长大,变得强壮起来;到如今,长大的“身高”、“体格”已经定型,处于饱和状态。可是,高楼还是在建,车越来越多,绿地一点点地被蚕食。建筑密度增加的同时,人口的密度也呈上升趋势。

  罗湖是深圳的缩影,罗湖所经历的,不正是深圳的探索吗?虽然罗湖不像福田、南山那样可以新规划大面积的绿化带和绿化设施,可以有大块的土地可以开发房地产,但是,罗湖有罗湖的优势。这点,谁能否认?

  住在罗湖的人,很多都是从罗湖问世就在这里生活、工作着。生活嘛,本来就是实实在在的,住得安全、住得方便、住得舒服,这是最重要的。福田在搞CBD,盐田的大小梅沙可以自由畅游,宝安、龙岗的发展潜力越来越大,可是住在罗湖的依然安安静静地住着。为什么?

  原来,他们舍不得他们的老房子,舍不得他们的街坊邻居。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精彩的比喻:福田只是在写楷书,罗湖写的已经是草书,甚至是行书了;前者中规中矩,却显得不够亲和;后者虽然挤点、吵点,却挥洒自如,极具人性味。

  选择一个居所,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了罗湖,就选择了罗湖的生活方式。对这片土地,老罗湖人有着难解的“都市情结”。喜欢罗湖,喜欢罗湖的活力,享受罗湖的活力。

  ■事件

  ■地铁开通

  地铁一号线横贯罗湖,全程13站中分布于罗湖的有罗湖、国贸、老街、大剧院4个站点。约有75%的港人通过罗湖口岸入境,其中有30%以上的过境旅客和内地过客使用地铁。地铁沿线的罗湖老商圈因其开通而复苏并渐渐发展起若干新生商业圈,地铁串起了罗湖商业城、国贸—人民南、老街—东门、大剧院—华润四大商圈。

  ■空楼行动

  继2004年吹响治理“插花地”的号角之后,2005年继续“空楼”,并加强“插花地”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投入资金启动危险边坡治理工程、消防设施和主要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以及各种固本强基项目和教育文体设施建设,引入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和卫生服务。

  ■老社区改造

  罗湖区投入1000万元,用于支持物业管理公司进驻老社区,改善老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未改造前,罗湖区有100多个老旧社区,设施陈旧,管理落后,或者没有物业管理,治安和卫生环境差。引入物业管理公司进驻老旧社区,力求改善其脏、乱、差的状况。

  ■城中村改造

  继渔民村之后,推进田贝、田心、西岭下、坭岗、清水河、水库新村和向西村7个城中村整体或部分区域的改造。笋岗南、布心等村实施“穿衣戴帽”工程。

  ■百姓讲坛

  从2004年开始,罗湖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在辖区广泛开展“百姓讲坛”活动。“百姓讲坛”以“讲百姓事情,听百姓声音,解百姓难题”为宗旨,让社区居民、物业管理者和居委会干部走上讲坛,就大家最关心的身边问题进行平等沟通,当面对话,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深受社区居民喜爱。到目前为止已举办了40多期。

  ■数字

  □服务业占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达到82.7%,外商直接投资服务业累计超过12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1/3,年均增长达13.7%,世界500强企业有70多家在罗湖设立机构,汇聚了全市70%以上的国内金融机构和90%以上的境外金融机构。

  □辖区共有珠宝企业1010家,占全市八成以上,加工值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中介机构总数达到了600多家,规模和效益约占全市50%。

  □人民南片区的30个微循环道路改造项目完成了27个;人民南路景观改造及嘉宾路、友谊路改造累计共完成投资额8800万元。

  □全区共拆除违法建筑198栋,建筑面积达15.78万平方米。“清无”行动共清理取缔14064家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户,完成“清无”总数的97.73%。

  □刑事立案11534宗,同比下降16%,破案6917宗,同比上升5.9%。

  □新建和改造了12家劳务工食堂,解决了近4万劳务工的就餐难和饮食安全问题。

  ■人在罗湖

  港人何先生:

  罗湖是最适合我的

  何先生是香港人,是十几万在深圳和香港过着“两栖”生活的港人之一。4年前他还只是住在香港一个很小的阁楼,还不到50平方米,只能简单地摆些家具。一家三口挤在蜗室内,日子过得并不开心。何先生在香港某建筑设计公司工作,每月薪水还算不错。太太为一家杂志社撰稿,工作也不错。夫妻俩早有打算要买房子,可是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把房子买到一河之隔的深圳合算。于是,他们就花几十万元,在怡景花园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全家就把家迁到了罗湖。

  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早上天还蒙蒙亮,夫妻俩就在家门口坐公交到罗湖口岸,过关之后再搭轻轨到香港市中心上班。傍晚又搭乘轻轨过关回到深圳。有时也遇到应酬或加班的时候,那就在香港过夜。但是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深圳。到了周末,全家人就可以一起在深圳度过。到红树林吹吹海风,或是唱唱K,到本色酒吧去泡泡吧,或者邀上好友去打打桌球,很是休闲。

  为了方便女儿读书,他们干脆把女儿转到了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这是为了解决在深置业港人的子女读书难题而创办的深圳市第一所港人子弟学校。学校新建不久,位于幽静、宽阔的怡景路上,东邻静谧的东湖公园,就在怡景花园旁边。

  “我一开始还担心这边的教材和香港的不一样,孩子适应不了。后来才知道学校采用的是‘双语’教学,以英语、普通话为主要教学语言,常识课用广东话教学。还有跟香港同步的教材,比如自然、常识、中文阅读、音乐等等。”何先生和太太很是满意。

  去年5月份母亲节前夕,女儿兴高采烈地跑回家,邀请妈妈第二天到学校参加亲子活动。“我当时很诧异,因为在香港,这样的活动很多,可是在深圳,没想到也会有这样的活动!”第二天,当女儿和其他同学一样抱着一簇鲜花走到母亲们面前的时候,何太太满心温暖。

  “我越来越觉得,罗湖的教育、医疗、居住环境一点都不会比香港差,反倒是更显得休闲和舒适。孩子在这边读书,和大陆的孩子一起学习和生活,我觉得对她自己也很有帮助。”对目前在罗湖的生活状态,何先生很是满意。

  “有时我和深圳的朋友在一起吃饭聊天,他们会抱怨罗湖塞车越来越严重,红绿灯让他们心烦,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常常会对他们说,在香港,拥挤的程度更加严重,像罗湖,在高速发展了20多年之后,出现这样的状况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皇岗口岸的24小时通关、地铁开通以及西部通道今年底的竣工通车,越来越多的港人开始到福田、南山等地买房居住和投资,面对诱惑,何先生按兵不动:“对我来说,罗湖口岸仍是通往香港最直接、最快捷的通道,仍是港人选择最多的过关通道,以后也许会有另外的考虑,但是罗湖目前仍是最适合我的。”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洪奕宜

  摄影本报记者丁玎

  图:

  地王大厦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地铁的开通让罗湖焕发青春。

  东门,是罗湖的名片。

  罗湖口岸。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