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死亡率创历史新低”是进步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11:37 信息时报

  社会观察家曹林媒体从业者

  应该说,2005年是中国煤炭生产非常不安全的一年,在公众集体记忆中,领导重视不断升级,监管制度不断出台,李毅中不断怒斥,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矿难仍然接踵而至,矿工的安全感可谓降到历史冰点———可就是这么不安全的一年,有关部门的年终总结却拿“死亡率创历史新低”说事儿。

  据1月24日中新社电,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近日在京召开,会议对2005年进行了总结:2005年,中国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个百分点。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3以下,为2.811,同比下降7.9个百分点,为历年来最低水平。强调这个数字的言下之意很明显,安全生产硕果累累,监管部门政绩昭然。一个“死亡率创历史新低”,把2005年监管的乏力、矿难的失控、矿工们的恐惧和不安,以及那一个个在矿难中的死难者,都掩盖了。

  要知道,死亡是安全生产的最底线,是一个人的最不幸结果,一个负责任的公共部门,是不会拿这个“安全底线”来衡量本部门工作的,不会把一个人能避免“最不幸的结果”作为安全福利,安全生产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工作环境、安全保障、职业病防治等更高层次,“不死”并不意味着安全,“死亡率创历史新低”并不代表生产就是安全的———也许有人会辩称拿“百万吨死亡率”衡量安全生产是国际惯例,但我知道,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矿难不止、不知道明天哪里又会发生矿难的现实情境下,其安监部门会拿“死亡率创历史新低”来自我安慰。

  从数理统计的角度看,也许“死亡率创历史新低”在数理统计上是存在的,可这仅仅是静态的数据,“进步”仅仅存在于纸上。在计算时,有关部门只是注意到了“百万吨死亡率”,却没有考虑到2005年的特殊性:安监部门升级了,领导重视了,安全生产投入加大了,监管政策出台了一个又一个,局长的眼睛紧盯着各地的煤矿整治———可以说,安全生产的监管成本比前几年高了很多。可就是在这种高投入的监管中,矿难仍然一个接一个,死亡率仍然有这么高,虽然相对少死了一点,但能说这是一种进步吗?

  监管投入加大了,加上技术的进步,死亡率大大降低应该是自然的事———但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来看,死亡率实际上并没有降下来。更重要的是,安监部门的政令始终得不到畅通的执行,矿难未从制度上得到遏止,死亡率是个非常脆弱的数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