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追忆我市著名思想政治工作者黄英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14:01 金豹网-锦州晚报

  1月13日,星期五。一位老人离我们远去了。

  这几天采访中,无论是他的家人、朋友,还是不理解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

  好人,黄英杰。

  许多人依稀记得他的身影:简朴的穿着,手里提着布包。无论走到哪里,他都用浓重的湖北口音,热情地打招呼。可惜他走得太急,没来得及向亲友道别,以至于听到“黄英杰去世”的消息后,许多人都惊讶地问:这是真的吗?

  抱回了一大堆书稿及资料,这仅仅是黄老69年人生中微小的一部分。我不能用文字将他生活中的点滴全部还原,因为他做得太多太多……

  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他的生命运动轨迹。多少年来,他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做了多少扎扎实实的工作。

  “走向社会、传播文明”。这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和个人魅力的好人。

  战火中的红领巾

  在黄老的书稿中,发现了一个电影文学剧本——《战火中的红领巾》。剧本的落款日期是2002年3月5日,从43页的手写稿到17页的打印稿,改了五六遍的稿子都整齐地装在牛皮纸袋里。剧本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讲述一个“红领巾”女孩与志愿军“叔叔”的故事。

  “这是他的亲身经历。”通过黄老老伴的讲述以及翻阅黄老的书稿,一段浪漫的故事浮现出来。

  黄英杰1937年出生,湖北宜昌人。1949年解放军解放了他的家乡,也把他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12岁的他成了军队中的“小不点”。1951年,他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2年初夏,战士们收到了祖国寄来的家信和慰问信。夜晚的油灯下,战友们纷纷给亲人回信。可是,黄英杰是个孤儿,给谁写信呢?他挑出了一封慰问信——南京中山门小学谢凤池同学寄来的,黄英杰给她写了回信。

  没多久,谢凤池同学回信了,并将心爱的红领巾寄给了黄英杰,黄英杰鼓励她好好学习。就这样一来一往,两人建立了通信联系。在谢凤池的一封信中写着:“……英杰同志,我不知道您是叔叔还是阿姨,真不好称呼您!”战友们被逗笑了,“我们的小鬼要当叔叔了!”

  谢凤池把与志愿军“叔叔”的通信看成自己学习进取的莫大动力。当时,《中国少年报》举办征文活动,她写的《帮助我进步的志愿军叔叔》一文获得了一等奖。她用奖金买了纪念品,将登载该文的报纸一并寄给了黄英杰。

  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轻装奔袭,黄英杰总是把红领巾放在紧贴胸口的上衣兜里,在他看来,红领巾代表了祖国人民的重托,陪伴他在无数枪林弹雨中冲杀过来。战友们感慨地称:红领巾是黄英杰的“护身符”。

  停战后,部队回到了祖国。1954年冬,黄英杰随部队到南京执行任务,战友提醒他:“这回到了小谢家门口,你该去找找她呀!”黄英杰却说:“小谢该念中学了,学习一定很紧张,我不能去打扰她。”谁知这一推托就断了音信,他们的革命友谊因此中断了40年,他们的初次见面也“迟到”了40多年……

  通过与谢凤池的通信,以及谢凤池学习上的进步,黄英杰看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从此,他孜孜不倦地从事这项工作。

  四十年后初相见

  黄英杰一直珍藏着那条红领巾,他经常给孩子们讲红领巾的故事。他的儿子黄河,喜爱画画,10岁那年,黄河把红领巾的故事画成连环画《珍贵的红领巾》,黄英杰配了诗,被北京的《连环画报》刊用了。

  黄英杰一次次往南京去信,寻找谢凤池,却杳无音信。1994年春天,南京日报的副刊《周末》刊登了一篇文章——《谢凤池,你在哪里》。

  据当时的报道记载,这篇文章引起了无数热心人的关注。“我是她小时候的邻居”、“我是她姐姐的朋友”、“她爸爸和咱是老战友”……热线电话中传递着各种信息。终于,报社接到了“红领巾”本人的电话:“我就是当年的谢凤池……”原来,谢凤池在升入中学时改了名字。1960年,她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南京大学,并留校任教,后来调动工作去了贵州。1985年,调回南京。

  1994年6月,黄英杰收到了谢凤池的来信。谢凤池在信中写道:“……在我们都已年过半百的今天,我才知道,您这位志愿军叔叔原来仅仅大我两岁……那条珍贵的红领巾,让我们结下了终生难忘的革命友情,让我们拥有了无愧无悔的人生……”

  1996年4月,应谢凤池的邀请,黄英杰与老伴黄蔚云、孙子黄岩,踏上了开往南京的列车。两位主人公终于见面了……

  当时,一些大学生来信询问:为什么没有将这种友谊发展成爱情?黄英杰在复信中说:当时他们年龄都小,还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人生中少年友谊最难忘,少年的思想品德基础最重要”——这是他与谢凤池在通信中得到的共识。因此,他经常给孩子们讲革命传统、讲人生理想。

  由于谢凤池老人身体不好,黄老的老伴没有将黄老去世的消息告诉她。黄老的老伴也嘱咐记者,不要将消息告诉谢凤池老人。因此,记者没能联系到谢凤池老人,也是一个遗憾。

  “我学雷锋为做人”

  “从本质上说,学雷锋的真谛就是学做人,像雷锋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对自己问心无愧的人,为党旗国旗增光彩的人。”黄英杰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的信念,他是先进思想的实践者,在部队、地方都受到过表彰,曾经获得首届“辽宁省学雷锋奖章”。

  去年年底,黄老曾经到报社,和晚报总编朱玉广探讨感恩的话题。今年1月12日,黄老将写好的稿子《知恩当报方为人》送到晚报文体部,那天是他去世的前一天。他在文章中感慨:“人生在世,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来自各方的恩惠……孝和义就是要知恩感恩,就是要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老师的训导之恩、他人的帮助之恩和社会的培育之恩,而不做忘恩负义之人……施恩者未必图报,但受恩者当知恩……”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不计较个人利益,将恩惠无私的给予他人。

  去年,黄老打算自费出一本书,关于学雷锋方面的。老伴怕他累着,“推辞”说:先别出书了,那些钱,还不如捐给希望工程。实在的黄英杰立即将5000元钱捐给了“希望工程”。老伴说,他舍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却经常为社会做善事。每次在市区内送稿件,不管多远的路,他都用脚“量”。

  1953年,他从朝鲜前线将155万元(旧人民币,相当于现在155元)寄回国内银行,买了爱国公债。

  1966年邢台地震,他将10多年的全部积蓄3250元寄到了灾区。3250元,在40年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有人问这么多钱是怎么来的?没多久,部队举办“学雷锋成果展”,人们从黄英杰补了100多块补丁的床单和补了200多块补丁的军被上找到了答案。

  1992年,他向三峡工程捐款3700元。

  1994年至2003年,他向“希望工程”捐款21次,累计15060元。

  在部队,他用自己的钱以连队党支部名义帮助家中困难的战士;转业到地方,他从自己兜里掏出钱以工会名义救济生活贫困的职工。

  …………

  在整理文稿时,黄老的老伴发现一摞用文件夹及报纸包好的书稿,正是黄老准备出版的书。最上面,附着手写的目录,分为求索篇、论文篇、杂文篇、诗歌篇四部分,包括《我学雷锋为做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学雷锋》、《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化》、《时代呼唤社会公德》等78篇文章,全部按照目录的顺序排列。

  黄老在《我学雷锋为做人》一文中总结说:“回顾以往,我有一个苦难的童年、战斗的少年、成长的青年、多彩的中年和辉煌的老年时代,我所说的辉煌不是升官发财,也不是事业有成,而是能为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终身学雷锋,我会乐此不疲!”

  乐为英才当人梯

  “我没有伯乐的眼力,没有导演的功力,没有经纪人的魄力,也没有指路人的引力。我只知道国家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人梯;让我像当年的‘人桥’那样吧,攀登者踩着我的肩膀上去!”黄英杰在一本书的序言中写下这段话。

  从部队到地方,黄英杰长期从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1983年,他转业到地方,曾任锦州电业局工会主席、电力安装总公司党委书记。工作之余,他坚持通讯报道,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抓典型与新闻工作中的写报道相结合,探索总结了一套“报道激励法”,用职工中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来启迪教育职工,使后进职工转化。

  他善于在平凡人身上捕捉闪光点,退休工人、京剧票友、科普作家、业余歌手、剪纸爱好者……一个个“小人物”跃然纸上,让读者从中思考、感悟人生。1月6日,他完成了一篇人物通讯,“主人公”是25岁的青年工人周雷。黄老在日记中提到:为了这篇稿,已经忙了20多天,带病行走着、苦思着、笔耕着。周雷的特点一是年轻,二是平凡,年轻中见稀有,平凡中见非凡。

  黄英杰成功地将工人演讲家冯守民“包装”推向社会。几年来,黄英杰给各地写推荐信数百封,将冯守民推荐到河南、江苏、湖北、山西等地进行演讲。演讲1300余场,直接听众达60多万人次。黄英杰先后写了150多篇报道,在工人日报、文汇报、精神文明报等40多家媒体上刊登;他坚持每周给中央电视台写信,“推销”冯守民,几十封信后,《东方时空》栏目组专门来锦录制了三辑节目——《冯师傅》。

  “他是良师益友。”上周,记者在冯守民老人家里,听他讲起与黄老的渊源。

  1988年,黄英杰是电业局工会主席,冯守民是石化公司车间工人,他们都以锦州市优秀宣传员的身份参加了省总工会召开的经验交流会,并且住在一个房间。在这次会议上,冯守民作了题为《我爱夜班》的演讲,给黄英杰留下了深刻印象。黄英杰为其写了一篇文章——《一场不计名次的角逐》,发表在《石化报》上。从此,两人成了朋友。

  1994年,冯守民退休了,由于联系演讲四处碰壁,他决定去一个单位打工。黄英杰得知情况后,批评冯守民:工厂不缺你这个干活的,社会却需要你这个演讲的。于是,黄英杰开始推销、宣传冯守民。

  冯守民在台上演讲,黄英杰在台下忙着记录:有多少次掌声、笑声,哪个地方讲的好、情绪到位,哪些地方应改进……“他比我自己都了解我自己。”冯老总结说:黄老对他的演讲有三大帮助,一是演讲质量提高,二是指导演讲的政治方向,三是个人思想觉悟提高,演讲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

  去年9月,两位老人互赠小诗,鼓励对方。冯老的诗为:精神文明结友谊,黄金搭档创奇迹。小病大病志不改,急流勇进迎胜利。黄老的诗是:传播文明结苦旅,与时俱进创业绩。愈挫愈难志更艰,实现目标庆胜利。

  诗中提到的“目标”,是两位老人的小秘密,他们希望,有机会能站在人民大会堂里演讲。如今,黄老走了,冯老觉得这个目标更加渺茫了。

  退休之后献余热

  “他送十篇稿子,如果刊登一篇,他就觉得是胜利;即使一篇也不刊登,他也不生气,一如既往的送稿子。他执著的有点近乎于‘傻’,这看似缺点,其实是优点,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在冯老的眼中,黄老始终有股劲头。

  1997年,黄英杰退休了,但是他的思想没有“退”。他充分利用“手勤、脑勤、腿勤”三大优势,为党、为社会、为人民群众发挥余热。

  他笔耕不辍,写通讯报道、写影视评论、写诗歌散文……每年在各级报刊、电台发稿200余篇。几年来,累计发表稿件3000多篇、论文200多篇。他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从写“小快板”、“顺口溜”起步,爱上了手中的笔。并在《雷锋日记》的启发下,坚持天天写日记,45年来已写了79本,约600多万字。他在文章中提到:“我把记日记和写报道当成是‘我的大学’。”

  他是市关工委委员报告团副团长,并担任10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几年来,关心下一代义务演讲500多场,听众达15万人次。

  1997年至2005年,黄老自费出版《党旗心中飘》、《夕阳别样红》、《晚霞风采录》、《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论》等7本书,累计近万册,花费5万多元,并将这些书免费赠与他人。

  有人说他是“永不下岗的老政工”,说他“没班可上,忙得够戗”。他则在文章中解释:忙,拓宽了他的生存空间,提高了他的生命质量;忙,体现了一个老党员的人生价值。

  去年10月病倒之后,他仅住院十几天,就急着出院,忙着写稿、演讲,直到再一次倒下……

  女儿黄海说:父亲是累倒的,体力透支的太严重了,家人一直劝他多休息,但是他做不到。他脑子里总是想着别人,无一日闲暇。尽管她不能完全理解父亲所坚持的信念,但是,她和家人一直支持他的选择,“他的勤奋,一般人达不到。他沉浸在自己所做的事情里面,这些是他的快乐。”

  冯老在2006年1月15日的日记中写道:黄英杰走了。“老黄,再见了。你一辈子辛苦,没享什么福,这回好好休息吧。有你烦你,没你想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