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春晚改革,你忽悠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03:11 江南时报

  年年办春晚,年年有争议。有人说,春晚就像饺子一样,成了一道少不了的年夜饭,没有了春晚的除夕枯燥而无聊;也有人说,春晚就像个得癌症的病人,体质一年比一年的差,开始说是鸡肋,可有可无,接下来说是垃圾、糟粕。春晚就在这样纷争中一年又一年的艰难地办着,中国特色的春节联欢晚会到底是怎么了,它的明天到底该走向何方?

  春晚方案一

  压缩时间和规模

  效果预测:削足适履

  如水莲子:春晚原本只是一场综合晚会,是一种艺术形式,可现在的春晚身上有太多的不是艺术的成分,有太多的沉重,已经超过春晚自身的承受能力了。

  为了节省时间,今年春晚的导演把节目进行压缩,除了数量以外,还从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比如把一些节目的时间尽量压缩,10分钟的小品,七八分钟完成,就像赶任务一样,为了照顾大多数观众的习惯,把R&B歌曲放慢速度改成一般歌曲,这些都不伦不类的,让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起来都吃力。

  其实,春晚最让观众受不了的不是节目,而是主持人没完没了的煽情,自以为幽默的废话,还有贺电,和没完没了的拜年,这个拜了那个拜,各大企业,因为他们给了钱,各机构、中国驻外使馆、外国驻华使馆、海外留学生、边防战士、坚守在工作岗位的等,拜年形式都那么单调,都是站成几排,后面扯着一面五星红旗,大家一起喊,祝什么什么的,看得让人累,倒不如打成字幕还好些。把这些时间压缩,多留些时间给好的节目。

  春晚方案二

  向大众趣味倾斜

  效果预测:东北“乱炖”

  寒星追月:其实,春节晚会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也是真心想做好,那么春晚与观众本是你也有情,我也有意,为何“有缘无分”呢?

  究其根源是因为观众有所不爱有所爱。这些年来,其实春晚在不断创新,可是总难“完美”,这说明,本就无所谓“完美”,所以也不必去苛求。所谓众口难调,如果你非要“酸甜苦辣咸”全放到里边,最终会落得“一个也不调”。

  所以,春晚无须创新,也不必盲从每个人的意见,只要变“乱炖”为“拼盘”就可以了。这里的“乱炖”是说把各式各样的节目炖在了一起,根本分不出谁是谁,不知什么时候播什么。结果,就得熬着看,不爱看也得看,怕错过了爱看的节目。

  其实春晚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让观众把所有的节目都看完,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得到人气得不到人心有什么用?这就好比上网时,有的网页利用程序强制你加它为主页,即使让别人多看了你几眼,可是看完更烦你、更骂你,甚至干脆把你删除,这又何苦呢?

  春晚方案三

  青年总导王炳森

  效果预测:王炳森的介入就预示着改革,让我们拭目以待。

  禾刀:或许是因为近年来被观众多为诟病的缘故,央视春晚导演的“选秀”一直处于“难产”状态。

  就国内观众那点微不足道的娱乐欣赏要求,就国内多如牛毛的导演,别说挑一个春晚“总舵主”,就是选一打也不在话下,关键是,这个选秀大会是关着门还是有如“超级女声”,摒弃门户之见的“海选”。春晚是央视的年度大戏,更是全国人民的一桌团圆饭。央视以其自己特有的优势,成为除夕之夜娱乐节目的垄断者,但这并不能改变这台举世瞩目晚会的全民属性,央视不能把春晚当作旁人不许插足的家事。不可否认,央视确有一批颇具实力的能人“大导”,但这并不能就可以认为,这些导演代表了全国娱导的顶尖水平,春晚除了他们就无人再能比肩。要我说,央视的这种关门“选秀”,只不过是小范围内的一次矮子拔将军,说轻点不利于春晚节目的最优化,说重点,埋没了地方优秀人才。

  最近有消息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已经使央视“梦想中国”节目的收视率大大受挫。不管是真是假,作为非特殊时段的一个娱乐节目,“超级女声”能够创下仅次于春晚的惊人收视率,足以说明,在“民间”,其实并不缺“卧龙”,缺的只是让“卧龙”腾云的“天机”。

  声音

  无论谁干春晚导演,压力都大,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一是面对13亿观众,众口难调;二是观众艺术欣赏水平提高,想糊弄是不行的。

  ———郎昆

  有人形容我们目前的电视台之间的竞争结构是“一个西瓜、两个苹果和一堆芝麻”,所谓“西瓜”是指央视的老大地位,而“两个苹果”则分别是指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东方卫视和湖南卫视,至于其余的电视台只能称为“芝麻”。由于央视基本上的垄断地位,造成了央视在广告收入和节目影响力上的基本垄断。这使央视有了盲目乐观的资本满足于我行我素的节目制作现状,这一点在被称做全国人民“年夜饭”的春节晚会制作上又显得尤为霸道和霸气。尽管每年观众改革春晚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春晚的所谓改革仍然只不过是局限于少数内部人的自我修补。如今春晚基本上是不再屑于在谈论改革而是执意自行其事了。

  也正是由于央视春晚的一意孤行,使得春晚形成了导演手法老、节目样式老、演员面孔老的“三老”局面,一些观众甚至产生了春晚已经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的失望心态。

  ———陆高峰

  晚会年年办,应该说是一年比一年进步,创意上也在剑走偏锋,就是在换血上下的工夫还不够,新面孔太少,好多人看晚会就是为了

  看赵本山啊、冯巩牛群啊,港台明星啊那几个经典老面孔压轴好戏,似乎没有了他们,晚会就显得缺少了什么一样无趣得很。其实,晚会本身并没有错,主要原因是我国观众的审美水平提高了,思想意识多元化了。就好像一个人经常看美女变的挑剔了一样,看到一般的女人觉得丑,就是有那么点不对劲,非得挑些毛病出来。王尔德说:艺术中没有对错,只有美丑。春晚正是大众文化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目的就是为了大家在除夕之夜一家人欢聚一堂,包饺子,看节目,有说有笑,图个开心,在欢笑声中扫尽一年的辛劳,出发点绝对是好的。关键问题就是大众,并不领情。

  我并不是为春晚的种种缺憾辩护,我只是说如果以这样的心态来看春晚、评价春晚,就会尽可能皆大欢喜。春晚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民俗、一种庆典、一种仪式,它已经属于人民群众,是不该被各种不高尚的理由弄得大家扫兴的。还是让我们高高兴兴地看、高高兴兴过大年吧。

  ———琉璃

  《江南时报》(2006年01月26日第十八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