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当前全球宏观经济不是储蓄过剩而是投资乏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03:49 中国青年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麦瑞德今天在北京发布了联合国2006年最新经济报告。该报告在纽约、日内瓦、曼谷等地同时发布。

  报告指出,虽然连续3年石油价格的增长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发展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美国不断膨胀的经常账户赤字以及其他国家的顺差所产生的压力不断增加,这种失衡在2005年大幅增长。美国的赤字达到8000亿美元,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

及部分欧洲国家的顺差则在一两千亿美元的规模。报告称,应对当前失衡局面的有效方法是鼓励赤字国家增加储蓄,顺差国家增加投资,包括把储蓄导向缺乏资金进行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家。

  发布会上,开发计划署邀请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和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亚雄先生对这份报告及其对中国的评价进行了说明。

  据联合国分析,当前全球宏观经济不是储蓄过剩,而是投资乏力。美国庞大的贸易逆差有可能导致美元大幅度贬值。美元贬值可以帮助减缓全球失衡不断扩大的局面,但如果美元大幅度贬值却是各方不希望看到的,这可能使一些发展中国家丧失信心,特别是会给已经积聚了大规模美元储备的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联合国希望全球经济的有序调整能避免美元的自由滑落。祝宝良说,由于全球投资很一大部分进入美国,美国经济一旦出现泡沫,其损失事实上会由世界各国来承担。

  这份报告说,2005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普遍强劲,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仍然领先。这种高增长的推动力量来自全球初级商品价格的上涨,包括中国、印度等经济快速增长国家对原材料的庞大需求。而这又使得全球石油价格在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中国等初级产品净出口国家和石油出口国大为受益。

  祝宝良说,中国将通过扩大内需来解决对欧美的贸易顺差问题。然而,这是多边而非简单的双边问题,因为我国同时对韩国和东南亚各国还有很大的贸易逆差。我们从这些国家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刚过去的一年,中美关于纺织品贸易吵得很厉害,其实中美贸易是互补关系,有供应有需求,所以基本上是平稳的,不用太担心。中国主要的贸易摩擦对手是印度、巴西以及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本报北京1月25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