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继续贯彻八项主张,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07:11 南京报业网

  【南京日报报道】1月30日,是江泽民同志就解决台湾问题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11周年纪念日。昨天,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崔之清教授。他表示,这一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性与连续性,体现了祖国大陆方面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回顾10年来海峡两岸关系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重温这篇重要讲话,更能体会其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讲话的背景:回击“台独”挑衅,捍卫“一中”原则

  崔教授简要向记者介绍了这一重要讲话的发表背景。

  197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对台湾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一系列与此相适应的政策,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1992年11月,双方通过海协与海基会的商谈,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并于1993年4月实现了第一次“汪辜会谈”,各项交流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李登辉在整肃了国民党内的非主流派之后,迅速背离一个中国原则,走上“台独”路线,致使两岸关系发生严重逆转,甚至出现风波与危机。为回击李登辉的“台独”挑衅,捍卫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就解决台湾问题发表了这一重要讲话。

  讲话的核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讲话精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精髓,客观分析了解决台湾问题所面临的形势,并就现阶段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崔教授指出,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一个中国原则也是构建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局面的政治基础。

  《反分裂国家法》完整阐述了一个中国的内涵:“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中国领土,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崔教授认为,10余年来,我们以重要讲话为武器,坚定地捍卫一个中国原则,与岛内“台独”势力及其国际支持者展开了长期和坚决的斗争,取得了反“台独”斗争的重大胜利。“2005年底,岛内举行地方选举,主张‘台独’的民进党被多数选民所唾弃,遭到空前失败。而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国民党则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取得地方选举的重大胜利就是一个明证。”

  讲话的影响:两岸交流合作取得显著绩效

  “加强交流合作,推进和平统一进程是两岸同胞强烈的愿望,也是不以‘台独’势力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崔教授说,10余年来,讲话所提出的八项主张已成为大陆方面遏制“台独”活动、持续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工作指针,在岛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使两岸各项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绩效。

  首先,岛内在野三党主席相继访问祖国大陆,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层亲切会谈,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推动实现直接“三通”和构建和平稳定与互利双赢的两岸关系的共识。

  其次,面对台湾当局推行的禁限与紧缩政策,广大台商瞄准商机,仍然坚持把祖国大陆作为投资的首选地区。而且,投资继续带动两岸贸易的快速增长。

  其三,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当局的“台独”冒险动作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抵制,连美国也加入遏制法理“台独”的行列。“台独”的生存空间愈益萎缩。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续贯彻讲话的精神,并且与时俱进,针对新的形势提出一系列的主张和政策。”崔教授向记者介绍,2005年3月,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4点意见,对促进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以宪法为依据,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紧紧围绕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台独”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决心。

  崔教授指出,“这些主张和政策在岛内产生了强烈反响,深刻影响了岛内的话语环境和政治生态结构的变化,对台海局势的缓和与稳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南京日报记者许震宁(编辑涵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