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道德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09:04 贵州日报

  “和谐”顾名思义,“和”左边是个“禾”即禾苗,右边是个“口”即百姓,意为人人要吃饭;“谐”字左边是个“言”指说话,右边是个“皆”指大家,即人人要讲话。和指物质生活、生存条件,谐指精神生活、政治地位。一要吃饭、二要说话,这是做人的基本权利与需求。人人平等、事事公道、社会和谐,就可以人人安居乐业,共求进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要求和我国的发展目标,新一届政府

已把道德建设寓于建设和谐社会之中。我们应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注重公民道德建设。

  从根本看,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要从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上下功夫,做好进心入脑的细致工作。要让下一代人不离根、不忘本,弘扬先辈艰苦卓绝、奋发图强、团结统一的传统精神,振兴民族之魂,建设强大国家。从实际情况看,广大的农村是举足轻重的地方,要切实把农民的事情办好。村委会、村干部要为老百姓解忧。要抓“一老一小”,小的上学、老的养老,中间的才能安心生产,创业致富。没有家庭、邻里的小和谐,就没有村里和社会的大和谐。党员要起先锋模范作用,要当纽带和桥梁。思想境界高了,干部和村民打成一片,休戚相关,村务公开,共议大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和谐的氛围便顺理成章。乡村的山寨如此,城市的社区、机关、企业、团体也是一样。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方方面面形成合力。政府部门理当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同时把一部分工作交给社会组织去做。当前非政府组织众多,其作用非常引人注目,是一支难能可贵的生力军。据统计,全国登记在册的社会团体已有15.3万户,民办非企业单位13.7万户。他们可以有效利用或配置社会资源,回应民用需求,协调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践证明,用群众力量化解群众矛盾,让群众站出来说话,有时效果会好得多。

  构建和谐社会,还有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这就是置身于全国各地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他们具有坚定的立场和信念,丰富的智慧和经验,崇高的精神风范和优良的传统作风,这些特有的政治威望,对社会民众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他们中的许多人活跃在从中央到省、地、县、乡、村的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上,无私奉献,为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作贡献。

  作者:王珏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