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春节会丢失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11:03 红网-三湘都市报

  在2006年的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河南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撰写的一份《保卫春节宣言》引起了各方关注。

  针对近年来洋节日在国内越来越走俏,本土传统节日相形之下越来越“萧条”和“冷清”的现状,《宣言》从一开头就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我们会过年吗?我们到哪里过年?

  《保卫春节宣言》共分5个部分,长达5000余字。高有鹏首先列举了“端午祭”被韩国人抢注为非物质遗产和蒙古国成功将马头琴申请为非物质遗产等事例,逐渐引出话题: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但许多人叹息找不到过年的地方了——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

  随后,《宣言》从“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破毡帽”的传统年俗讲到过年的来历,从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的内涵讲到保卫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文章不断地向人们发问:年是什么?年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过年?我们会过年吗?

  在讲到年夜饭时,文章说,“红红的蜡烛,喃喃的祈语,庄严的仪式,温暖着每一颗中国心。吃饺子,喝团圆酒,在平时是家常饭,在此时便是数千年古老文化的延续,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祝福、相互关爱的文化理念的具体实践。”

  不仅如此,《宣言》甚至把保卫传统节日上升到了民族文化安全的高度。“这些年,洋节太多,它并不仅仅是时尚问题。”高有鹏写道,“我读了桑德斯揭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世界各地插手文化发展的著作,多次同人谈到西方节日对东方文化精神体系的颠覆和销蚀。我想说,保卫春节就是保卫民族文化安全……节日,尤其是春节,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失掉,不能用洋节淡化之。”

  《宣言》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然而在今天全球化和商业经济等新的文化语境下,以春节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节日正在遭受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应该“保卫”好我们的传统节日,决不能让它在洋节日的“围攻”中丧失魅力。

  在文章最后,高有鹏号召人们,“保卫春节既需要文化系统的建设,又需要争取社会更广泛阶层的支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争取更多的人们保卫春节,将其纳入申报世界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应该是我们当代人的文化使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