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安徽人过年 回家去听唱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15:40 青年时讯

  地方戏这东西,是越地方越好。乡里乡亲们自娱自乐起来,分享快乐、排遣不满,即兴而起、唱完即休。只是要求看戏的人最好也是本乡本土,否则总有点不解风情。就是说真正的地方戏,是民间社区的自发演出最地道,往大舞台上一搬,就有夹生饭的感觉,演者无所适从,观者也品不到正宗。

  如果你是安徽人,回到家乡就一定要听个痛快。

  扯上一嗓子找到回家的感觉

  全国共有360多种地方戏,安徽就占了20多种,其中影响较大、深受群众喜爱的有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淮北梆子等。但大部分剧种一般人都很陌生。在文化部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中,安徽省共有19个项目,戏曲就有徽剧、徽州目连戏、巢湖民歌、花鼓灯、青阳腔、高腔、庐剧、黄梅戏、泗州戏、傩戏、凤阳花鼓11项。安徽的地方戏已融入了安徽人的记忆深处。

  泗州戏淮北人的记忆深沟

  大自然真是奇怪得很,一条淮河将安徽南北地域特色分得那么清楚,淮北人与河南人有几分相似,都是尽兴放开了喉咙往敞亮里喊,跟皖南人细细巧巧的小调截然不同。

  如果可以笼统地说皖南是山区、皖中是丘陵、皖东是水乡的话,那么,皖北就毫无疑问当属平原了。平原有着它的辽阔、豁达、坦荡、泼辣的风姿,在这里产生并流行的戏曲也具有同样的品性。当年,这里的人们赶着马车,在白杨林中穿行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喊几声“拉魂腔”。正所谓“一鞭残照里,开口即拉魂”。这里说的“拉魂腔”,就是流行在安徽省淮北地区的泗州戏。“开口即拉魂”,大约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说在淮北平原上,只要唱戏,“开口”就是泗州戏,可见泗州戏的普及或流行程度;再一点是说泗州戏的声腔迷人,撼人心魄。只要演员一“开口”,观众的“魂”就被勾走了。真正是“拉魂”之腔。

  怀念黄梅飘香的日子

  人对家乡的情感依恋,大多发自于乡土独特的文化形式。黄梅戏就是这样的文化形式之一。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发轫于水土之上的本土文化,则养育的是一方人的精神。不消说,我的童年时代与黄梅戏是分不开的。父老乡亲们尽管大多不识字,但对黄梅戏却都耳熟能详,个个都能哼得几曲经典,甚至从头至尾一字不落地唱得字正腔圆,即便是五音不全的人,也能即兴来上一段子。

  黄梅戏广泛流行于安徽省沿长江两岸,其影响和声誉,远及港澳和东南亚一带。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唱腔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载歌载舞,表演朴实细腻。黄梅戏原称黄梅调,又叫采茶调,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黄梅县的紫云山和龙平山从前都是产茶的地方,每年谷雨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边采茶边编唱民歌,而成了有名的歌乡,而这些民歌总称黄梅调。

  1926年,黄梅戏从农村唱进安庆古城,1949年后,黄梅戏得到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一跃而为安徽的地方大戏。1953年5月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先后整理、改编了《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女驸马》等传统剧目。其中,《天仙配》还创当时戏曲影片观众的最高纪录,一时风靡全国,扬名海外。这是黄梅戏第一次与电影艺术结合,使黄梅戏添上了翅膀,在更广阔的天地翱翔,使之成为国内外引人注目的大地方剧种。

  记忆最深的要数看夜场电影或露天戏台的戏。赶上那样隔三岔五的机会,大人小孩,一个个精神抖擞。吃罢晚饭,呼啦啦地出发了。看戏的人出奇地多,只看见黑压压的人头。要是碰上在平地间的某处场子上看,可是苦了我们这群小戏迷,踮着脚还看不到台上或银幕上的戏子;架在大人的肩上,后面的观众又会直嚷嚷。一场下来,人是累个半死,回来还乐颠乐颠的。就如《闹花灯》里唱的一样,“跛子来看灯,平路走不稳;小孩来看灯,挤在人网里蹬……”其实,看戏看狮灯说到底是一码事,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小孩图什么?热闹第一,看戏第二。但不管怎样,总算看了,听了。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后来看的戏逐渐多了。从《十五贯》之流的小戏,逐渐变成《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之类的大戏了。再后来,这三部大戏都拍成电影,全国公映。家乡的黄梅戏自此步入了真正的艺术殿堂,并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严凤英、王少舫也因此成了家喻户晓的第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又过了一些年,人们在影片《龙女》中看到了一张新面孔马兰,以及与之同时涌现的吴琼,遂称之为第二代。与早期表演和唱腔相比,第二代表演显得更加成熟与日臻完美,因为它融入了几乎所有的舞台剧元素,如舞美、灯光等舞台效果。而第一代的演唱风格中,多少还带着民间小调的味道。

  每想起儿时看戏的光景,心中总会生发出一些感慨来,那些戏儿只在那个时代才会有,不知不觉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中心,渐渐地成为一段遥不可及的记忆。还是让我们回到家乡美美地过上一段时光,去慢慢想念当年铺天盖地的黄梅调儿和那浓浓的乡味吧。

  辉煌的昨日之花含弓戏

  含弓戏是安徽省稀有剧种之一,因其起源于含山县,以弓弦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比京剧还要悠久。200多年来,靠着瞽目艺人操琴卖卜及坐堂会的形式保存延续下来。1959年在含山县首届业余文艺调研中,含弓戏被发现,县文化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发掘,从芜湖、巢县等地寻回散落民间的“含弓”艺人俞孟兴、夏荣珍、陈荣珍等,根据他们的口传,记录整理了大量曲目、唱腔,并从省艺校请来教师进行舞蹈编排,含弓戏终于完成了由曲艺向戏曲进化的整个过程。1961年,在芜湖举办的安徽省第一届文艺汇演中,含弓戏一炮打响。从此,含弓戏走红于整个江淮地区。

  但如今含弓戏已是濒危剧种,在含山,只有45岁以上的人才会哼唱几句,含弓戏剧团已名存实亡,很少有演出。最令人担忧的还是含弓戏已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

  凤阳花鼓男敲小锣女打鼓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花鼓在全国很有影响。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不同。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

  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又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可是,在当时凤阳年岁丰收时,仍然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谋生,据说出走他乡还另有原因:在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为了要充实自己故乡凤阳的富裕,下令把江南富庶地方的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有钱人家十四万户迁移到凤阳,不准他们返回原籍。那些人家不敢违反皇帝的禁令,但又想回乡扫墓探亲,只好在冬季借口年荒,打鼓唱曲卖艺回乡,来年春季再回凤阳。随后相沿成俗,不论丰收灾荒,仍要到江南去唱一番“花鼓”。凤阳花鼓又以这种卖艺的形式走遍四方。

  民俗“活化石”贵池傩戏

  每年农历初七至十五,距安徽池州市贵池市区30余里的刘街、姚街一带农村有演傩戏的习俗。

  贵池傩戏起源于明末清初,由传统的祭祀活动逐步演化发展而来。由于贵池傩戏保存得十分完整和系统,因而被许多专家学者誉为安徽民俗中的“活化石”。

  贵池傩戏表演通常在每个村子的祠堂举行,在表演之前举行各种祭祀仪式。贵池傩戏主要有《刘文龙》、《孟姜女》等10余部经典传统剧目,分为刘家戏、姚家戏、王家戏等分支,它们之间唱本、唱腔上都有所差异。现在傩戏已成为当地村民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文娱活动之一,大家通过这种自娱自乐方式祈福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