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者:当心中日关系从"政冷经热"走向"政冷经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07:28 中国新闻网

  人们常把近年来的中日关系形容为“政冷经热”。尽管不十分严密,但也大体反映了中日关系的基本特征。不可否认,近两年中日之间的“政冷”开始影响到经济关系,并已出现局部“经冷”现象,但是,“政冷经热”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1990年以来,特别是2001年中日政治关系骤冷以来,作为中日经济关系两大支柱的双边贸易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其绝对数量一直在稳定增长,而且双边经贸合作的质量也在

不断提高。2005年中日贸易额为1844.5亿美元,同比增长9.9%;2005年1—9月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合同金额超过85亿美元,同比增长26.8%,均创历史新高。这不能不说中日经济关系仍然很“热”。

  诚然,中日双边贸易增长相对减速,中日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也有所下降,特别是去年日本从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下降为第三大贸易伙伴。出现上述现象,除了政治原因外,也存在许多必然因素,比如:欧盟东扩,对华贸易比重自然会相应上升;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欧盟和美国分别成为中国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2002年以来,中日双边贸易规模已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多领域的贸易合作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由于边际递减原理的作用,增长相对减速也很正常。欧、美、日三足鼎立,日本占其一。只要这种格局不变,只要中日经济合作的各项指标都处于正增长,就不能断定为“经冷”。当然,如果政治关系发展顺利,经济关系肯定会更好。

  迄今为止,中日在“政冷”的情况下,之所以保持“经热”,主要是经济因素在发挥作用。关键的原因在于中日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性,经济合作双赢互利,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贸易、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但是,高速铁路、区域经济合作、中日双边或两国共同参与的多边自由贸易区的缔结等大规模项目或国家间合作,需要作出政治决断,因此“政冷”的影响极大,而且由于“政冷”以及国民间的不信任感上升,对经济合作带来的间接影响也不可低估。事实上,中日双方在政府贸易管理部门之间、具体的合作企业之间,甚至在具体的合作项目谈判过程中,已经实际感受到“政冷”的某些负面影响和压力,这应当引起双方足够的重视。中国政府为加强中日经济合作做出了很大努力,日方也应当认清形势,做出相应的努力。一旦“政冷经热”走向“政冷经凉”,不但中国会受到损失,日本的损失将更大。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张季风;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经济室主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