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百名孩子的感动之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10:5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百名孩子的感动之旅(图)

  来自佳县的孩子们和关心他们的团委老师快乐地在一起。在贫困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以柔弱嫩小的肩膀坚定地承担起了落在身上的责任,如同生长在山野间的野花,脚下贫瘠的土地,并不能阻止其花朵灿烂地绽放。

  就像一粒粒平凡的尘土,却在阳光下闪烁着自身特有的光彩。他们是散落在陕西各地的贫困家庭的孩子,是陕西电视台、团省委、省妇联、省慈善协会等组织的“2006朝阳行动”,才让这来自全省贫困家庭的100名孩子会聚在了一起。这些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孩子本月中旬来到西安,接受大家的帮助,感受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而他们的生存故事,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带给人们一份深沉的感动。

  令人辛酸的家庭成员

  “我家有五口人,爷爷、奶奶、我,还有一头驴,一只羊。”这是来自榆林佳县的5岁半的王金琳对自己家庭的描述,她把驴和羊也当成家庭成员,可见其对他们家庭的重要性。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是100个孩子中最小的,当别人问她为什么要把驴和羊也算作自己家人的时候,王金琳很认真地回答:“驴在我们家干最重的活,当然是我们家人了。只可惜羊给卖掉了,我见不着它了。”有事没事,王金琳总爱咯咯地笑,几天的相处,她已经和志愿者们成了好朋友,总爱缠着要大家讲故事,看着笑脸盈盈的小金琳,人们想不到这个孩子是个弃婴,当年只因为右耳朵发育不正常,就被亲生父母遗弃,被现在的奶奶和爷爷捡到后收养。王金琳聪明、可爱,很爱学习,年迈的奶奶这次也来到了西安,她惟一的忧虑就是自己和老伴过世后,谁来照顾小金琳?

  如果说王金琳的回答,让人们觉得很有趣的话,那么来自府谷县的二年级学生李东虎的话则让人感到辛酸。李东虎这样描写自己的家庭:“我的家庭,爸爸死了,妈妈走了,奶奶也死了,家里撂下我。”22个字,勾画出的是何等悲惨的身世,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孩子面对这种悲惨的淡然,李东虎是个内向的孩子,久陷苦海的孩子已经不知道苦为何味了。

  可以说这100个孩子的身后都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家,他们承受着原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沉重压力,当别的孩子在阳光下欢笑的时候,他们却只能紧蹙眉头,面对生活。当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告诉你自己的家庭生活很残酷,你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富平县孟家小学三年级的小艳就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给你说说我家的情况,我的奶奶有病,我的爷爷也有病,我的爸爸呢,他是哑巴。妈妈,我没有。我知道他们的事情,是因为他们吵架,才离婚的,这是爷爷奶奶告诉我的,我知道这事后,我真的很痛苦。奶奶不让我乱说,我也不想说,我知道这件事很重要,我就把它说出来了,我真的很痛,这件事真的残酷,我不说也不行。”读到这样的文字,大概没有人能不感到心酸疼痛,而李小艳写下这些文字时又会是怎么的心情呢,她写在试卷上的字,开始还比较小,到后来越来越大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早晨起床,就把手套戴上,就给我爷爷和我奶奶扫地,爷爷每天给我做饭,我每天都打扫地,我还要给我弟弟、妹妹洗衣服,我有一个5岁的妹妹,还有一个2岁的弟弟,我没有妈妈爸爸,我今年才7岁,所以我要给他们洗衣服。”这是家住咸阳武功县元镇铺邑村的冯静静在西安参加考试写的小作文,简单的话语和稚嫩的字体,勾勒出小静静的日常生活状态,几行文字让当时监考的老师都落泪了。

  冯静静不太爱说话,总是静静地呆在一旁,即使说起话来也是细声细气声音很小。静静的父亲因车祸去世后,母亲也病故了,爷爷和奶奶身体也很不好,67岁的爷爷行动不太方便,而70岁的奶奶更是体弱多病,手常常抖个不停。记者第一次见到冯静静是她在第四医院体检后正在吃面包,静静发觉有人看她就腼腆地低下头。经过几天的相处后,她再见到记者,就活泼了许多,换了漂亮衣服的静静,人也开朗了许多,她说自己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种地收入,一般是爷爷奶奶种,爷爷奶奶很辛苦,所以她要帮着他们做家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其实包含了许多的无奈,但穷人的孩子们却也因这无奈而早早地就“长大”懂事了。周至县稻玉中学四年级的穆娅利说:“我从小就没有妈妈,跟爸爸过,今年中秋节爸爸从树上摔下来,现在还没有好。我来到西安,真的很想爸爸。在家的时候,很想到西安,可现在我真的很担心,没有我,爸爸太累了,姑姑也死了,没有人照看爸爸,我好担心,我在家的时候还可以做饭、洗衣服、放羊等,可是,我到了西安,就帮不上家里做家务了。”这100名孩子中,很多孩子说自己的梦想是当医生,不为别的,只想给有病的亲人治好病。也有不少孩子想长大了挣钱,不为自己享受,只是为了有钱给爸爸妈妈治病。家住商洛市商州区的井娟家境贫困,母亲有心脏病,当被问到如果有人帮助她实现一个梦想,她的梦想是什么时,她的选择是,给母亲送一套棉衣,她说,早出晚归为家庭忙碌的母亲,没有一件棉衣,是她最心痛的事情。

  当先天的贫困落在这些幼小孩子身上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坚定地承担起了落在身上的责任,如同生长在山野间的野花,脚下贫瘠的土地,并不能阻止其花朵灿烂地绽放。在这100个孩子中,几乎没有妈妈的孩子都无一例外地会做家务、会做饭。来自榆林府谷12岁的孤儿武慧萍是个漂亮懂事的孩子,父亲去世后,母亲就离家出走了。她和弟弟分别被寄养给了父亲的两个兄弟,收养武慧萍的二伯是个光棍,智商有点问题,在煤矿挖煤。日常生活中,武慧萍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活,无论是做饭洗衣,还是饲养家畜,武慧萍说:“二爸成天挖煤,我在家喂了2头猪、10只羊,还有几只鸡,所以一放学就得干家务,等到天黑以后,才能开始写作业。”武慧萍说自己从来不想妈妈,只是很想弟弟,因为住的比较远,每年只有到假期,才能坐两三个小时的车去看弟弟,武慧萍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弟弟生活在一起,她说:“弟弟当年转学的时候,老师都感叹,一个好学生走了。”说到这时,武慧萍露出了骄傲的神情。武慧萍到了西安之后,也担当起了照顾别的孩子的责任,别的孩子衣服上的扣子掉了,她就赶忙找来针线缝上。和武慧萍一样,来西安的这100名孩子,年龄大的都照顾年龄小的,其情其景让人感动。

  每天6小时走在上学路上

  山里的孩子每日行走在上学的山路上。生活的磨砺让他们早早明白,学习或许是惟一可以改变他们现状的途径。为了学习,为了将来的出路,他们付出了超乎寻常的毅力。

  来自镇巴县泾洋镇爱民希望小学的程小艳只有8岁,但她每天上学都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放学回家再走3个小时的山路,往返40多里,而因为学校没有食堂,家里也没钱,中午没有加餐,程小艳每天只能早上5点吃顿头天的剩饭,晚上7点多回到家后再吃晚饭,如果饿了,就只能多喝点水,然后就忍着。记者问小艳上学累不累,小艳很干脆地说:“累!”记者又问:“那不上学好不好?”小艳也同样很干脆地说:“不好,上学能学到知识,能挣钱养活爸爸妈妈。”程小艳的校长齐兴茹这次也来到了西安,她介绍说:“我们学校都是方圆3公里多的孩子来上学,小艳是我们学校上学最远的一个,她家很偏僻,去年才通上电,但小艳学习很刻苦,成绩也不错。其实像小艳这种贫困生,在我们那里很多,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曾经教过一个孤儿,家里没有被子,冬天太冷了,就只能跑到砖厂烧窑旁蹲一夜,后来村里救济他一床被子,才好了点。”

  无独有偶,榆林府谷的魏文娇和弟弟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每天上学也是要走几十里的路,而所谓的路其实就是一条河床,夏天沿着河床走,冬天水枯结冰成路,走的是冰路。魏文娇学习刻苦,很有责任心。像来到西安的其他孩子一样,她每天都会写日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孩子们的故事感动着每个人,长安路街道办事处的王梅叶、田青都是市劳模,当她们得知可以将这些孩子接回家的时候,她们分别接回了一个孩子,虽然只是短短一天的接触,她们还是感慨不已:“真想不到,山里的孩子每天上学要吃这么多的苦,一天走几十里的路,平时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困难时,总是感觉很烦,可现在看看这些孩子,觉得有些事真不算啥。”

  爱在你我之中传递

  刚当了9个月爸爸的汪凯是陕西电视台的编导,他率领着15名大学生志愿者以及西部援助计划志愿者,负责照看这100个孩子在西安10多天的生活起居,汪凯开玩笑说自己现在是1个老爸和100个孩子,又因为年纪最大,汪凯被同伴们称为老大。自从100个孩子来到西安,汪凯和志愿者们就给孩子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孩子们安排到医院进行体检;因为有的学生来的时候,没有参加期末考试,就给孩子们安排了一次语文、数学考试;为了让孩子能有健康的心理,他们带领孩子到西安阳光心理咨询所,学做一个快乐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多点见识,他们还带孩子们到历史博物馆、海洋馆参观……

  15名志愿者中,也有接受省妇联红凤工程资助的在校女大学生,这些“红凤女”就是因为家境贫困,上不起大学,而受到社会帮助的。西安外院的大二学生白娟宁就是这样一个红凤女,这个漂亮的女大学生带着10个小女生们组成了一个临时家庭,“言行得体,文明礼貌。”这是白娟宁教给10个小女孩的日常准则,她说:“教给孩子们一些为人处事的要领,可以让她们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与人相处,其实贫困没有什么,重要的是你怎么对待它。我从小父母离异,家境不算太好,每年的学费都不能一次交完,但是我从没有丧失信心,每年我都会出去打工,自己赚生活费。看着这些孩子,就像看到了我童年的影子,我希望她们今后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爱是可以传递的,人是需要互相支撑才能生存的。孩子们在感受爱的同时,也学会了爱别人,很多孩子都说希望将来长大了也可以做个志愿者,用爱心去关怀别人。就像西安心理咨询师李慧唱给孩子们的歌《感恩的心》所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

  这100个孩子走了,最近他们都回到了远离省城西安的自己的家。他们的故事让所有接触过他们的人印象深刻,相信他们在2006年新春10多天的西安之旅,也一定会在各自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伴着他们健康成长。文/图记者贾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