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寒假:能否让孩子暂别电脑电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11:08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寒假:能否让孩子暂别电脑电视?
远离电脑电视的7天

  “习惯了,就没有看电视的念头了。”上海市北初级中学初二的男生陈博文经历了5天远离电视的生活,在妈妈的监督下,与报纸结了缘。一家人还讨论,如何将没有电视的寒假生活安排得更精彩。

  陈博文正在参加的,是一个名为“离网离视,阳光寒假”的体验活动——所有参与者要在7天时间内短暂告别互联网、电视。专家指出,沉溺网络、电视,是青少年狭窄的生活空间与巨大的快乐需求之间的现实矛盾;改变“溺网溺视”,除了通过类似活动进行“自我启发”与反思之外,家长、学校、媒体、政府又该如何做?

  非常时期的非常考验

  在这项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市闸北区委宣传部等共同组织的“离网离视,阳光寒假”体验活动中,24名中小学生被分成三组,用一周时间体验“离网离视”的生活。

  寒假是孩子们使用电视和互联网频率最高的时间段之一,要在这段时间暂时远离电视、互联网,用体验活动负责人之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博士的话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时期的非常考验”。

  参加体验活动的24个孩子中,有8人是自愿报名,部分孩子是被家长或学校“逼”来的,希望能够通过这项活动帮助他们戒掉“网瘾”。

  “我们的活动不叫‘无网无视’,也不叫‘戒网戒视’,因为仅仅参加7天的体验活动,是不可能让孩子戒除‘网瘾’的。”张志安说。

  “让孩子们反思以往自己的媒体使用习惯,看看自己的生活还能用哪些其他的方式来填满。”张志安说,“我觉得,一周之后孩子们对网络和电视的使用频率很可能会‘反弹’,但是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仍然是有益的。”

  当活动进程过半时,“无聊”成了相当一部分参与者的共同感受。13岁的章梦哲属于“离网”组,用逛街、看电影等方式打发了几天后,他说:“我已经觉得有些无聊了,心里也痒痒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会放弃、重新回到网络世界。”

  网络成了“避难所”

  “网络是孩子的巨大‘避难所’!”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于海教授说,“现在的孩子,没理由不被网络吸引过去。”因为在这个“避难所”里,他们能够享受随手可得的快乐:网络游戏、聊天、看动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针对国内7个主要城市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平均上网比例高达63.3%。有人戏称,现代人已经被两个“匣子”所禁锢——一个是电脑,一个是电视机。选择网络和电视可以说是青少年“别无选择”的选择。

  上海市华灵中学初一学生顾洁原本是个“小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古灵精怪的小姑娘在“离网离视”的几天里,帮妈妈买菜、做家务,忙得不亦乐乎。不过,她待在家里“无聊”的时间也很多,“同学又不能天天陪我,去外面也不知道玩什么”。顾洁的桌上放着她的作文本,封面上写着“外面的世界有你想不到的精彩”。但相比起“网瘾”和“电视瘾”,外面的世界似乎更让家长担心。爸爸顾海林说:“外面不安全,让孩子一个人出去我不放心,还是待在家里比较好。”

  最近,上海的一所小学开展了重温儿时游戏的活动,让人们重新看到了踢毽子、滚铁环、打弹子、跳皮筋等上一代人的儿时游戏。但是,重温父辈的生活能让多少孩子放弃新鲜刺激而又无须费力的网络游戏和电视剧呢?

  没有了网络和电视,孩子与家长的交流确实增多了。这次体验活动中,年龄最小的上海市东荷小学四年级学生陈晨力把外婆“培养”成了军棋对手,上海市北初级中学的李诗隐和爸爸一起讨论世界名著,而上海市华灵中学的王奕则忙着为爸爸准备过生日。不过,一周之后,孩子们仍然会回到原来的生活,组织者所希望看到的家庭“互动交流”并不那么简单。

  给孩子开辟公共活动空间

  “家长必须规定孩子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孩子是需要纪律约束的。”于海教授说。那么,每天五六个小时的电视和网络时间被缩短成了1小时至2小时后,剩下的时间,孩子们该做些什么呢?

  张志安拿出一份数据:33%的青少年赞同“媒体上可以出现性、暴力内容”,48%赞同“媒体上可以出现挥霍浪费行为和‘傍大款’行为”。

  当孩子们“别无选择”地乖乖坐在家里上网、看电视时,这份数据让家长们开始担心另外一个问题:“溺网溺视”的孩子到底看到了些什么?

  “家长对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媒体,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影响很大。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还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张志安说,“如果家长能帮助孩子建立一本《家庭媒体使用手册》,制定适合孩子的电视节目表和上网使用协议,那就好了。”

  寒假伊始,上海市大同中学给学生们上了“文明上网”一课,指导学生合理健康地利用网络。与此同时,不少学校的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也开放了,引导学生在学校上网。

  学校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固然很好,但在于海教授看来,既然网络和电视替代了传统的娱乐和交流方式,那么就一定要创造更加能够吸引孩子的公共活动空间,让他们自觉地控制与网络和电视接触的时间。

  社会是否能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于海说:“春游、秋游以及其他学校组织的活动,并不是孩子日常随时能够接触的。”换句话说,能够吸引孩子的公共活动空间,应该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大人们有义务,为孩子开辟日常的交流空间。”

  据了解,在不少国家,给孩子提供真实的游戏环境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如城市中特意辟出的一块庄稼地,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了解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甚至抱着小猪在社区里嬉戏。因为有了好玩的东西,孩子就没有理由沉迷在网络和电视的世界中。

  于海教授说:“我们要让孩子的‘身体经验’代替‘手指经验’,在真实的游戏环境中学会与人交流,感受外面的世界。”

  据新华社上海1月26日电

  网瘾已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杀手Y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