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苏轼第28代孙9年为家乡献爱心12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9日07:31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通讯员罗静贾国辉金陵晚报记者李学芹

  【金陵晚报报道】 近日,湖南省石门县委给南京大学发来的一封感谢信,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佳话:9年来,南大城资系退休教授、苏轼第28代孙苏群和他的夫人胡君道共为湖南省石门县白云乡扶贫助学基金会提供助学款超过12万元,其中自捐2万多元,引捐近10万元。他们这些年来所捐助的学生如今有不少还考到南京来上大学,昨天还有学生从老

家打电话给他们拜年。

  老骥伏枥痴情教育

  苏群今年已经77岁,是南大城资系退休教授,胡君道今年74岁,是南京11中退休高教教师。1991年,退休后的苏群又被系里返聘负责函授教育,在四处授课的过程中他立志要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培养1000个函授生,其中本科占80%。5年过去后,苏群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就在这时,又一个使命撞击着他的心灵。1996年,与苏群素不相识的白云乡“希望工程”负责人给苏群寄来一封信,但由于写错了收件人的地址和名字,几经辗转信才到了苏群手中。看过随信附上的募捐启示和情况介绍后,苏群夫妇不禁为家乡有35%左右的适龄儿童面临失学的现状深为震撼。于是,他向家乡扶贫助学基金捐出了个人捐赠的第一笔款项1千元。

  1999年3月,身患脑血栓的苏群刚被医生从死神手中抢救过来,老伴胡君道的心脏病又犯了,急需花钱。就在这时,他们收到白云乡扶贫助学扩大基金募捐的启事,上面描述了许多贫困生即将失学,急待援助的窘境。苏群和老伴决定,将他主持的桑植城市规划项目应得的报酬一万元全部捐出。在寄出汇款的同时,夫妇俩附诗一首表达心意:“捧读启事感触深,言辞恳切意真诚。扶贫助学千秋业,利国利民利子孙。天涯海角游子意,难忘故土养育恩。再捐一万莫嫌少,一根鹅毛一份情。”

  发动亲友学生捐款

  2001年7月28日,正值71岁生日的苏群出差到常德。他在当地工作的十多位学生为他设宴祝寿。寿宴上,苏群发给每人一张《致校友及学员的一封信》,并以湖南省石门县白云乡“希望工程”发起人的身份呼吁校友、学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为当地的失学儿童献一份爱心。就这样,学生们在寿宴上送给恩师的礼金被苏群作为扶贫助学基金寄给了白云乡;一年之后,苏群老伴胡君道应亲友盛情相邀回石门过70岁生日,面对亲友们执意送上的礼金,苏群又如法炮制,以送礼者的名义全部捐给了乡扶贫助学基金会。

  苏群夫妇除了自掏腰包捐款,还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募捐:发动亲友、校友与学员捐款,为家乡扶贫基金会送书、送光盘,将生日送礼、学术讲座等的劳务费转化为捐款,为家乡扶贫助学基金会编写《磨砺集》以“壮青少年雄心,长贫困生志气”。他俩的身影3入齐鲁,7过黄河,8越长江,并漂洋过海到了大儿子定居的澳大利亚。至今,他俩共从朋友、亲人等处募得善款9万多元。

  苏氏善款超过1/3

  苏群夫妇其实都是工薪阶层,特别是在两个儿子未长大成人前,他们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如今,两个儿子的事业已经小有成就,老两口本来可以生活得更好些,但艰苦朴素的习惯、对教育事业的热心和对失学儿童的爱心,却让他们将每月的节余和积蓄毫无保留地花在了失学的孩子身上,花在了家乡的扶贫助学基金会上。

  迄今为止,白云乡扶贫助学基金会共募得捐款38万元,苏群、胡君道夫妇自捐和引捐款项超过了三分之一;基金会共救助贫困学生110名,而他们得到的救助金中无不渗透着两位老人的心血。

  (编辑草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