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春节,唤起全民族共同情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9日11:31 今晚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春节这个中国最“老”的民俗节日之一也遭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国人要捍卫和守护本民族的文化精神,要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更好地完成民族文化的过渡和传承——

  春节,唤起全民族共同情感

  在信息化时代的现代生活中,不少人对春节满怀期盼的同时又不无怀疑:短信拜年、旅游购物……这些“简化”手段、“快捷”方式还是中国人的年吗?以至有人大声疾呼要“保卫春节”。

  “这未免太悲观了”,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节日,带有强烈的生命情感,凡是有很强烈生命情感和人间情感的东西都不会轻易失去,最好的证明就是每年有上亿人从外地回家过年,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什么东西能使全民族共有这样的情感,那就是节日和传统的力量。”

  都市人过年重温亲情

  春节将近,广州过年的气氛渐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亲情”正成为今年一些都市人过年的主题,不少平时在竞争中打拼的年轻人,希望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重温亲情。

  在广州某媒体工作的小麦早早地就为家人准备了春节礼物,并决定放弃与男朋友出游的机会,留在广州陪伴家人。“平时工作太忙了,而且经常出差,即使是放假也总是把工作带回家做,现在应该趁过年好好陪陪父母。”小麦说。

  小麦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与家人过年自然免不了各种“广式”节目。“逛花市、购物、喝早茶、登白云山、珠江夜游,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小麦笑着说,“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可能会很累,但心情却是轻松愉快的,与家人在一起的感觉是最‘温暖’的。”

  在银行工作的小江把父母从新疆接到了广州,并定好与父母在广州周边城市“七日游”的计划。“希望能趁过年这段时间好好陪父母,听音乐会、看表演都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小江说:“其实就算是一起在家里做饭聊天,也是件很快乐的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随着各种过年方式的创新,传统的年味越来越淡,但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却让亲情在这个传统节日里被人们所珍惜和重视。不少厌倦了紧张工作的都市人希望能与家人一起过一个休闲快乐的春节,放松心情,重温亲情。

  广州市文化局党委副书记方治齐说:“春节是一个传统、民间的节日,虽然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但这只是社会发展下文化消费多元化的表现,春节最核心的内涵并没有变,很多人看重的其实是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一家人齐聚一堂的幸福和快乐。”

  逃离喧嚣过个“悠闲年”

  西安的郑女士今年决定和朋友一起,到安徽南部的古老村落里过春节。繁华而喧嚣的都市令她一年中忙碌得不可开交,在这全家团圆的热闹节日,她却无比渴望悠闲和宁静。

  郑女士的家乡在东南沿海,丈夫却来自北国。每年春节前后,郑女士和丈夫都要为了和家人团聚长途奔波,拥挤不堪的旅途和始终如一的宴请令他们疲惫不堪。

  “节日最重要的是轻松愉快,可现实却刚好相反。”郑女士说,她决定今年让自己过个悠闲自在的“大年”。

  记者从西安市各大旅行社了解到,选择春节出游的西安居民越来越多,春节已经成了和“五一”“十一”黄金周一样热闹的“旅游旺周”。西安国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元月26、27日这两天前往海口和三亚的旅游团已经满员,大年初二的团队所剩名额也不多了

  鉴于不少人嫌年味越来越淡,感叹过年“没意思”,西安的部分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保卫传统民俗文化,政府要倡导、企业要助推、群众要广泛参与”的观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打工一族,老百姓的普遍希望是:春节能成为中国百姓的“狂欢节”,不管是留守在家中,还是全家出游,都可以吃到团圆饭,都可以相互拜拜年,可以放爆竹、闹社火、赏风景,尽情狂欢,从而使得疲劳的身心得到舒解和释放。

  传统节日唤起民族情感

  针对“年味在变淡”的说法,冯骥才说:“前两年人们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感到新鲜、有兴趣并加以推崇,加上我们主动放弃了像放鞭炮等节日文化载体,我们的年味确实淡了。物极必反,这两年政府开始重视全球化背景下保护传统文化的问题,加上各界有识之士、媒体的推动,我感到近两年传统正在恢复。今年北京解除鞭炮禁令就非常好,这是尊重文化传统的表现。”

  冯骥才表示:“按照多年的习惯,春节前我要把屋子打扫干净,布置起来:贴吊钱、贴‘福’字。把几幅清代中期的老年画挂起来。最重要的,我要挂祖宗像,让晚辈们躹躬。”“在大年除夕这天,家里分散在各地的兄弟姐妹都要回来,同妈妈一起过年。”

  与春节“孝行为先”的传统相悖,如今不少人已不再遵从“阖家团聚、走亲访友”的传统过年方式。冯骥才说:“现代社会每个人可选择的方式很多,个人的家庭背景、文化传统不一样,只要不是我们人为地去削减,就不会影响春节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春节:要“保卫”也要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近日入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此前,由于以圣诞节为代表的“洋节日”在国内的逐年流行,中国社会关于传统节日文化如何保护和发展的争论一直不断,更有学者喊出“保卫春节”的口号。

  关于春节,各地流传着许多传说,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大体而言,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过节时各家要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相互拜年等;节后半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春节这个中国最“老”的民俗节日之一也遭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类似年轻人崇尚过“洋节日”等话题屡屡成为社会各界争议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国人要捍卫和守护本民族的文化精神,要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从而更好地完成民族文化的过渡和传承。

  新华社记者 赖少芬 刘喜梅 张淑英 邹兰 张兴军 (据新华社北京1月28日专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