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社会时评:莫忽视老年人的“精神年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30日07:44 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1月29日专电(记者张涛)由于子女不常回家,家住河北省广平县焦庄村的程奶奶便建了一个“探亲账本”,将儿子和女儿回家的时间和次数记录下来。她还准备设个“回家奖”,鼓励子女经常回家。像程奶奶这样特意建立“探亲账本”的为数不多,但如她一样渴盼“精神赡养”的老人不得不令人关注。

  为使这些老人过一个好年,广平县民政局联合其他几个部门为这些老人筹办了一份

“精神年货”:联合倡议发动了近千名志愿者随时待命,在必要的时候充当老人们的“临时儿女”,给老人送去一份孝心,陪老人过一个温馨、祥和的春节。

  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尺。但现在有许多年轻人认为,只要让老人丰衣足食就是孝敬,这使许多老人十分孤寂和落寞。“探亲账本”折射出这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当然,许多年轻人确实因为工作需要不能与老人团聚,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年货”。首先,一些单位安排节日值班应体现人文关怀,对于那些家在外地、长期因工不能回家团圆者适度“解放”,尽可能避免亲情被长期阻断;民政部门、社区街道也应领衔担纲,组织好“亲情候补小分队”,替坚守岗位者尽一份心,为孤独的老人们送一份情。(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