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宝刀衡”:技艺绝不外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31日02:10 北京晨报

  祖先造出“乾隆佩剑” 第八代传人三年磨一剑

  “做宝刀宝剑的没什么了不起,练功的才是英雄。”在“宝刀衡”的家训中有这样一句话。衡起通作为该家族的第8代传人,在沿袭前辈制刀绝技的同时,也继承了这一谦虚的特点。40余岁的他老成得惊人,而在严父面前,他也不敢有一丝叛逆。

  外表文雅满手粗糙

  衡起通的店铺位于新东安地下一层的“老北京一条街”。在4平方米的小店内,摆放着近百把宝刀和宝剑。除此之外,三两个人在这里转身也显得困难。而即使这样,每天登门的人仍络绎不绝。

  “江湖上有这么一句话:你可到艺人家里领走他们的儿女,可你却拿不走他们一件心爱的作品。”衡起通的话语总带着一股侠气。他把有着150余年历史的家传九环宝刀放在店内最显要的位置,以此来激励自己不被世俗之气所沾染。

  外表温文尔雅的衡起通却有着一双粗糙无比的手。“这说明我并不是在说空话,我在认真地把每一把刀和剑制好。”

  严父传艺学成绝技

  在衡起通的眼中,父亲更多的是扮演严师的角色,在家传技艺上,父亲有时连一点情面都不讲。“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今天的我。”衡起通说道,“为有一个僻静的环境,以制出色之光彩、声之清泠的宝刀,我们家历来把制剑作坊放在郊区。”

  衡起通回忆道,有一次,他把一个新买的手机拿到作坊里。在父亲面前,他还特意炫耀了一番。“父亲二话没说,就把手机扔到炉子里。”可是衡起通却连气也不敢出,“事后我才知道,这破了家里的规矩,手机的干扰可能让一把宝剑的制作过程前功尽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经过多次的碰壁,衡起通才最终沉下心来,直到在2001年制成华夏宝剑,让衡起通功成名就。“这把宝剑,我用了3年零9个月才制成,如果沉不住气,肯定早就失败了。”

  制刀绝技口传心授

  清朝时,衡家以世代在宫中做刀为业,宫内的侍卫佩刀也都出自衡家之手。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令衡家给他制一把与历代帝王不一样的宝剑。领完圣旨后,衡家族人绞尽脑汁,最后设计出一把剑头带有血槽的宝剑。乾隆皇帝见到后非常高兴,提笔写下“乾隆佩剑”。

  直到今天,在许多其他技艺纷纷公布于众后,“宝刀衡”的制刀技艺却坚持绝不外传。“现在,许多人都知道我们家的刀头和剑头全部用油淬火立蘸,而非用水,可是却没有人能学会。”衡起通说,衡家的做工有一套独到严格的方法和手艺。在衡家的祖训上,也写着“有外人不做活”的规矩。“宝刀衡”的技艺代代相传,全是口传心授,不留下任何资料。

  晨报记者 白明辉/文 邹红/摄

  

“宝刀衡”:技艺绝不外传

  图:因制刀双手变得粗糙。

  

“宝刀衡”:技艺绝不外传

  图:“宝刀衡”第八代传人衡起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