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封笔养文”三五天何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1日00:00 红网

  如今“专业写作”的人越来越多。无论“花虫鸟兽”,还是“嬉笑怒骂”皆能洋洋洒洒弄成一篇“美文”。但假如离开“生活”太远了,这样的东西大概也有写“尽”的时候。有一种状态叫“文思枯竭”,意思就是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决无半点灵感。这时候唯有把笔放一放,埋头读点书;或者走出去做点观察与思考,增加些“厚度”与“积淀”后再来写。这才是“为文之人”的上上之策。

  然而有一种“为写作而写作”的人就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手头既缺乏题材,又无“闭门造车”之功夫,当然是写不出也写不好文章的,但又不甘心闲着,于是就只有像挤牙膏似的往外挤。或者干脆走些旁门左道,将“他山之石”拿来雕成“己玉”,有时甚至直接把别人的“玉”占为己有。这种低劣的“文匠”,说得好听点叫“做文”,说得直白点叫“抄袭”或叫“剽窃”。

  近日笔者整理旧报刊,忽然发现了两篇内容相似,但作者姓名却不同的“杂文”。一篇是发在2004年6月号《杂文月刊》上的《知道的多与少》(署名佚名,选自2004年3月30日《深圳商报》);另一篇是后发在2004年6月12日《现代快报》杂文版上的《现如今的多与少》(编者注:本着评论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今隐去原文中的具体人名)。这位先生在杂文、评论界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了,所以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事实却又黑纸白字的写着。假如这位先生的这篇《现如今的多与少》是受佚名先生的《知道的多与少》的启发,写出另外一篇类似的文章倒也并无大碍。可问题恰恰不是这样。后者从体裁、形式到内容无不是“佚文”的翻版,只不过是对“佚文”做了增删“充实”而已。细数一下“佚文”一共写了八个“知道的多与少”,后者共套用了其中的三个(“周迅与鲁迅”;“比尔与保尔”;“马克与马克·吐温”)。不管后面的这位作者对“佚文”的文章做怎样的解读与论述,可是在形式上已经“借鉴”了佚名先生的“原创”。

  记得我们在中学时都做过一种“扩写”、“缩写”和“改写”的作文基础训练,目的是为了提高写作技巧,为今后写出好文章打下基础。而这位“杂文家”的这篇《现如今的多与少》,如果是私下训练写作的范文,倒是可以给他打个“优”的。可是公然将别人的心血创作拿来“装饰”一下,便堂而皇之的在报刊上发表,并且还大大方方署上自己的名字,就有点自欺欺人了。不要说佚名先生知道了有意见,就是我等普通读者受了蒙蔽后也会“路见不平一声吼”。

  渔民们懂得“封海休鱼”;山民们懂得“封山休林”;农民工知道利用春节回家休养生息十天半月,以利来年再战,为何我等“作文”的却不知道“封笔养文”呢?尤其是当下的时评作者就更加让人心疼,他们几乎被绑上了“时评战车”,生活就像高速旋转的陀螺,一年相当于别人的一千天(有的作者一天能写上三四篇评论)。这种精神委实让人感动,但是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作者的文章质量和生活质量还能好到哪去呢?

  作家苏童的在他的“博客”里说,他每写成一部小说后,总要休养“充电”好长一段时间。我想,作家如此,我等写杂文、时评者不更应该如此吗?丰富的知识,来源于不断的学习;新颖的观点来源于不断的观察思考;作为一个公民不但要有发言诉求的冲动,更少不了对生活的体验和积累,而这些都需要我们舍得拿出时间——哪怕一年三五天也行啊!

  (稿源:红网)

  (作者:贾如军)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