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艺人庙会免费教版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2日02:04 新京报 | ||||||
地坛庙会已接待外宾近2000人次,特型演员吸引众多游客
一名男士帮女友试戴刚买的面具。1月30日,地坛庙会上,精明的商家看准年轻人追求时尚的特点,做起西洋小饰品生意。实习生秦斌摄影报道
厂甸庙会上,天桥评剧团的演员在等待上台演出。昨天下午,他们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评剧,不少逛庙会的市民在舞台前驻足观看。本报记者倪华初摄影报道
昨日上午10时,北京厂甸庙会一处吹“糖人”的摊子前,两位大姐边看边议论着。很多民间艺人放弃了回家过年,在庙会摆摊亮手艺。本报记者赵亢摄影报道 本报综合报道 据地坛庙会组委会介绍,昨天地坛庙会迎来游客高潮,入场人数达到12万人。庙会开始至今,已接待外宾近2000人次,外地旅游团体20多个。除了传统项目,扮演领袖的特型演员和教版画的洋老师更使庙会显得异彩纷呈。 大妈紧握“主席”手热泪盈眶 下午3时许,地坛庙会拜台区的一处舞台人头涌动。3位特型演员扮演的“毛主席”、“周总理”、“小平同志”走上舞台。3位演员身着中山装,将三位伟人的神态模仿的惟妙惟肖。他们分别用伟人的方言向台下的观众祝贺新春,还演讲了伟人们生前的著名话语。 台下观众的热情瞬间被点燃,特型演员每说一句话,观众们就热烈鼓掌。附近一个摊位的摊主暂时放下了生意,干脆站在了桌子上,看得全神贯注。特型演员们表演完毕走下台,游客们热情不减,争相跟演员们握手、合影。一位老大妈走到扮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面前,紧紧握住这位演员的手,久久不肯放开。演员还没有说话,老大妈已经热泪盈眶。 洋老师教版画最重创造力 今年初三到初七,在地坛的“onemoon”画室里,孩子们可以免费学习版画和扎染,由专门的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体验。可是,组织这次活动的却是一位美籍女士,她的中文名字叫简黎明。 到中国已有两年的她,喜欢梅妻鹤子般地恬然娴静,于是远离商业的喧闹酒吧地段,来到地坛开办了这个画室。庙会来临,她没有选择商业化的炒作,而只是和往常一样打开了画室的大门,惟一不同的是增添了一个供孩子们免费体验版画和扎染的空间。 这一次和中国孩子的近距离接触,简黎明发现中国孩子学习时非常投入,而且跟老师配合得很好。最让她兴奋的是活动结束后的“检查作业”。因为每一次的“检查作业”对于她都像是一个大丰收。 “这一幅作品太棒啦!”简黎明指着一幅四种颜色的作品,如获至宝般地欣然而笑。当记者问到这是否是她最欣赏的作品时,她却忽然迅速地收回手,摇着头。“我无法告诉你哪一幅是最棒的,因为给作品评等级,会伤害其他孩子的内心。而且,还会让孩子们以为那才是他们应该模仿的。”她非常珍惜孩子们身上潜在的创造力,不想因此让孩子们的想法走向雷同。于是,她摊开两手,大声地宣布一句,“所有的都很棒!” 苏州街庙会 “空竹通”引来“洋叫好” 空竹商边卖边介绍,图的就是“乐” “您哪!看好了,力用均了!”随着一声“起”,只见空竹在王先生左右手线上下抖动的情况下,就慢慢地发出美妙动听的“嗡嗡”声。此刻,苏州街庙会中心岛上,商人王先生正在耐心给游客讲解玩空竹的技巧。 好多游客纷纷围向王先生摆放各种空竹的摊位前,其中,还有两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姐竖起大拇指,口中连连地喊着“good!”许多游客纷纷尝试。 55岁的王先生是个地道的“空竹通”。打从小他就爱好玩空竹,在北京老玩空竹的人中没有不认识他的。 王先生在怀柔还办了一个制造空竹的工厂。谈起空竹来,他是一套一套的,光空竹的种类就有好多种,像单轮,双轮的,大的小的,然后还分北京和天津等地产。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空竹,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 他是因特别的爱好,才做这种生意的,来到苏州街庙会,也是为广大游客助兴的,至于能卖多少,他不在乎,在乎的是他的表演,能为游客带来更多乐趣。 白云观庙会 窝风桥底铲“钱”忙 工作人员一天要用铁锹铲“钱”二十余次 “钟响福兆”,白云观庙会内传统的民俗活动“打金钱眼”天天火爆,而负责兑换、从桥底收回“金钱”的工作人员,一天要用铁锹铲“钱”二十余次。 昨天下午,负责铲“钱”的工作人员来到窝风桥时,桥四边的汉白玉栏杆上,数十个老老少少正兴致高昂地向桥侧拱洞里挂的大铜钱钱眼里投铜钱。若能打中大铜钱钱眼里的铜铃,便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大铜钱上刻着四个大字“钟响福兆”。 工作人员翻过窝风桥边的栏杆,轻巧地跳在桥底。看到有人下去,游客丝毫没有停止扔“钱”的意思,不时有人大叫“砸中了!”负责铲“钱”的工作人员拉起军大衣,将头颈部包得严严实实,开始一锹锹将黄灿灿的“金钱”铲进一小桶。没几下桶装满了,桥上的工作人员用绳索把它拉了上去。 如此来回几次,铺满桥下的金色消失,露出了水泥地面。下到桥底的男子拉下军大衣,拄着铁锹长出了口气,爬了上来。 “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几乎每半小时就要下去铲一次。”组织方说。铲完一次后不一会儿就再铺满桥底的金钱,就是人们希望来年更富裕、得到更多金钱的满满的愿望。 厂甸庙会 保定花轿“晃”出旧时婚俗 老北京说摇晃就是坐花轿特色 “起轿啦!”随着一声嘹亮的喊声,一台载着一名游客的花轿离地而起。昨日下午,厂甸庙会南头附近,几名身穿黄色马褂的汉子,向游客展示起了旧时结婚坐花轿的场景。 一名汉子手里拿着唢呐,另外一名汉子捧着古笙,摇晃着脑袋,冲着天空扯开了嗓子,瞬时间空气中混合了喜庆。抬轿子的4个汉子顺着演奏的声音,摇摆起了身子,花轿也左右摆动。花轿里的女游客抓紧了花轿上窗沿,张大嘴巴兴奋地直笑。 “就是这个味!”一名老先生站在旁边,微笑看着绕着演奏着转圈的花轿,不住地点头。老先生说,他是老北京了,小时候看到过同村有钱人家的结婚仪式,那个时候,场面可比这个大多了,不过,厂甸庙会上几个人的表演,“摇晃得够劲,坐花轿坐得就是晃!” 花轿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刘先生说,他们是来自河北保定市易县塘湖村,一共10个人。他们这个花轿队是过年时特意聚在一起,到北京来为春节增添气氛的。 ■记者手记 貌似假面聚会 走进地坛庙会,才明白什么叫身不由己,再矫健的脚步也只能随着人群缓慢挪动。熙攘的人群里,为防和朋友走散,买一个稻草人,相约以此为标志。没想到,才走不远,发现此主意实为愚昧:人群中,满眼相似的稻草人高耸摇摆。连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身后也高扬着一个倔强竖立的稻草人。 除了时刻提防与朋友走散的威胁外,还得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不被任何丑陋的外貌吓着。因为这一路往前走,时不时就能见到奇形怪状的发型、帽子装扮的人,特别是迎面闪出戴着各种恐怖假面具的人,吓得小男孩直往爸爸的身后躲闪。可不一会儿,小男孩的爸爸也忍不住加入假面具队伍,戴着面具持剑威武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