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重新找回“年”的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2日11: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李欣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虽然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但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这是传统意义上年的感觉,它是一种力量,是对未来的希望。

  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已经让许许多多的传统支离破碎,无法找到一个安顿自己意义的所在。过年也是这样。如果说春节临近,浩荡如候鸟般迁徙的人群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矛盾,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人类景观。对于不同的中国人来说,对年决然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对于辛苦工作一年的农民工来说,过年就是完成一个最基本的愿望———与妻儿父母团聚。哪怕行程再艰苦,也要回到身心得以真正安放的地方。2005年1月19日到20日,一名新华社记者与一位当时在新华社实习的浙江大学新闻系研究生亲历了一个民工的千里回乡路之后说:回家过年,对于农民工来说是卑微然而真挚的幸福。

  城市里的人们常说:现在的春节越过越没劲了。吃喝是不用愁了,年景是越过越好了,可是,年在匆忙的快节奏中越来越简单化,只剩下形式,没有内容。传统年货市场规模和份额锐减,很多人已不知不觉将春节的“节日”概念置换为“假日”,更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辛苦的节日。城市的孩子认为春节不如西方的节日,“愚人节”可以和任何人开开玩笑,“母亲节”可以让我为妈妈做点事情。一句话,人家的节日落到了实处。

  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不同人群的出现,让传统的“年俗”,传统“年”的涵义难以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新的精神支撑。年的现状不仅让我们想念传统,更让我们想念一种凝聚的力量。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只有节日才能焕发起一个民族共同的情感。如何用现代的精神包装传统的节日,重新找回“年”的力量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以更加现代的文化要素为“过年”这个古老的习俗补充活力和营养,重新激发出传统节日的生命力,让其重现传统张力将是一个新的命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