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亲戚累封利是累旅游也累 过年越来越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3日11:41 信息时报

  

走亲戚累封利是累旅游也累过年越来越累(图)

  发短信累

  

走亲戚累封利是累旅游也累过年越来越累(图)

  吃喝累

  

走亲戚累封利是累旅游也累过年越来越累(图)

  买票累

  

走亲戚累封利是累旅游也累过年越来越累(图)

  求职累

  

走亲戚累封利是累旅游也累过年越来越累(图)

  旅游累

  

走亲戚累封利是累旅游也累过年越来越累(图)

  逛街累

  

走亲戚累封利是累旅游也累过年越来越累(图)

  派利是累

  

走亲戚累封利是累旅游也累过年越来越累(图)

  办年货累

  孩子总是盼着过春节,因为春节好吃好玩,而对于一些都市人来说,春节传统的魅力正在逐步消减,更多的变成了一种负担:请客吃饭,喝得烂醉,走亲访友,礼数要全……一种“春节疲惫症”开始在部分都市人群中蔓延。记者春节其间走访发现,不管是广州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是一个字:“累”。要说两个字,那也是拉长了声音:“累——啊”。

  广州新婚夫妇春节回礼累

  人物:林君(男,30岁)

  职业:媒体从业人员

  被问起春节过得怎样?广州靓仔林君就苦不堪言,一个字:累!他告诉记者,他刚结婚一年,小两口都是广州人,而且都是独生子女。按照广州的风俗习惯,新婚夫妇必须在中秋和春节回访参加过婚礼的亲戚,当初他结婚的时候摆了30几桌,可想而知在这短短一周的假期里都回礼的话,跑断腿也是回不完的,“要命的是我和老婆的亲戚几乎布满了全广州市,芳村的、黄埔的、到处都是我的长辈”。林君苦笑着说:“我是亲戚里面辈分最小的,个个都比我大,必须应付周全”。

  父母岳父母28兄妹都要请

  说起家里的亲戚,林君顿了顿,伸出了手指头;“我父亲5个兄弟姐妹,母亲7个兄弟姐妹,岳父7个兄弟姐妹,岳母9个兄弟姐妹”,姑姑姨妈舅舅叔叔28个家庭!两小口的手凑在一起数也是数不完的,“所以啊,我特别痛苦,必须一一记在本子上才不会出错!”

  “现在就来谈谈我这春节7天是怎么安排过的吧”,林君重新板起指头来,“一家一家亲自上门回礼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我花四天的时间,分别请父亲、母亲、岳父、岳母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孩子,每天2桌。例如初一,我一大早爬起来,就请大姨妈喝早茶,叫她集合我妈妈方面的所有亲戚,中午一起吃饭。依此类推从初一到初四,都是这样过来的。初五是我最清闲的一天,虽然要上班,但不要应付亲戚,所以算是在休息了。初六初七虽然不要去拜请亲戚了,但还是不能脱身,因为我请的亲戚,他们要反过来回请我啊!”

  睡觉前要反思礼数不全之处

  “说起来好象很简单,但烦不胜烦的事情很多。”刚完成回礼所有亲戚这一大任的林君心有余悸,“最麻烦的就是送礼的问题了,虽然现在可以不用送实物那么复杂化,只需要用红包代替就行,但礼数很麻烦,我送了礼出去,他们要回礼我,而他们回礼给我的时候,我又得回礼给他们,人一多,难免会乱,6、7家人,有可能这家回多了,那家回少了,结果就被亲戚批评我家的媳妇做得不妥。所以,我们专门用一个本子记账,每天应酬完累了不能休息,睡觉前要拿出本子仔细核对,反思当日有哪些地方没做好,总结经验,第二天一定不能犯错误。”说到这,林君大叹一声“唉呀,真的很痛苦啊!”

  “明后天初六初七,亲戚回请我,所以这个春节就这样完了,同学朋友一个都没见着,只和同单位的一个好哥们就着上班时间吃了顿饭。”林君无奈地说。

  拜年群发短信手指按到酸

  人物:施筱云(女,26岁)

  职业:媒体从业人员

  中国人过年,拜年是永远少不了的,但拜年有时候也让人很累。小施是江西人,家乡的习俗是在初一起大早,希望来年可以勤勤奋奋。除夕之夜本来就睡得晚,初一清晨6点起床之后,带着疲惫身躯,就要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拜年。一天的应酬之后,初二小施又和家人坐车4个多小时到舅舅家拜年。小李说,拜年一直到初五才结束,每天都是串门走亲戚。

  至于不太亲近的亲属还有朋友,小施大多是采用发电子贺卡、手机短信还有打电话的方式拜年的。虽然这样轻松不少,但发短信打电话也同样是累人不浅。小施说:“今年春节期间我收到的拜年短信至少有几十条,我自己也发了几十条,但这种形式却让人觉得好象是在应付一样,虚情假意,没有真情实感。很多短信是一模一样的,很明显是大家互相发来发去的群发短信。感觉就像是在应付了事,人情却是越来越淡。”

  “另外,有些拜年短信本来是不想发的,可有时候为了应付社会关系,却是不得不发,比如说领导还有同事等等,还得想好千万别忘记了谁。至于电话拜年,打过去之后又不知道说什么话,表面上要显得很关心对方,要挖空心思显得很熟络,实际上却是很尴尬,顶多说一说我好你也好吧之类的话。”

  过年回家为求一票费尽心机

  人物:李峰(男,27岁)

  职业:政府公务员

  我家在湖北,我是家里的独生子,在广州工作四年了,我每年都回家过年。感觉人长大以后,过年就越来越没意思了。可是,春节还是一定要过,家也一定得回。每年票都很难买,以前总是托遍了所有的朋友,有时还得买票贩子的高价票。今年我一个朋友因为买不到票还在QQ群上发信息求助,最后也是买的高价票。费尽心机才能坐上回家的火车,还要带上大包小包的礼物给父母和亲戚朋友们。因为我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所以一回家,家里人就把我当成客人一样,亲戚之间的应酬就不用说了,朋友也不断来看我,我也要一一回访。怎么说,过年回家已经成为了一种责任吧。我就希望明年我在广州买的房子交楼后,我父母就会来广州陪我过年,那样我就不用太劳累了,因为他们的时间相对宽松一些。

  外出旅游连轴转比上班还累

  人物:徐杰(男,25岁)

  职业:公司员工

  小徐今年选择了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过年。小徐说:“主要也是为了陪陪家人,爸爸妈妈一直在老家,从来也没有出来旅游过,我们这次去的是海南。”

  小徐告诉记者,海南的4天游比自己上班还要累。4天的行程安排得很紧,每天早上都要7点起床。每天都是走马观花,虽然景点多,但一天下来,有印象的景点不多,最多的却是满身的疲惫。海南的阳光厉害,全身晒黑了很多,更厉害的是,去了一趟海南,自己还瘦了3斤。

  小徐说:“主要是每天都在运动,休息得又不好,吃得也不好。不过也没办法,过年陪家人是我们的一种责任,爸爸妈妈玩得还是很开心的,看到大海他们都象小孩子一样。我自己累点还是值得的。我们团里也有不少是年轻人陪父母来玩的呢。”

  独生子女夫妇为回谁家头疼

  人物:唐勇(男,28岁)

  职业:IT业人员

  我和我老婆都是独生子女,老家都在海南。今年我们有了小宝宝。我老婆是初二才放假的,直接从广州来我家过年。不过我们为了在谁家过年而头疼。我老婆更想回娘家,毕竟他们家也只有她一个孩子嘛。可是由于这边的风俗,所以她得在我家过年,她心里也有些别扭。后来,初四那天她父母就到我家里来了。幸好我们两家离得还不算远呢。我们有的同事夫妻都是独生子女的,他们过年就是各回各家。然后五·一或是十·一时再协商好到底到谁家。

  年货都靠我来准备真是累

  人物:赵姨(女,47岁)

  职业:家庭主妇

  过年感觉还是挺累的,像我们一家三口,过年的准备工作都得我做。为了备年货,我得一趟趟地往市场超市跑,海鲜啊,干货啊,还有糖果啊,还有煎堆什么的油炸果品,每样都要精挑细选,还要大包小包往家拿,每天手上的东西都有十几斤重。金桔年花什么的也必须准备。另外还得把家里彻底清扫一下,很多东西都要洗要晒。等到忙到过年时已是筋疲力尽了。然后我还得准备做年饭,这又是一阵忙乱。然后还要应酬来的客人吧,还得准备果品和饭菜。

  又要值班又要照顾老小

  人物:王晖(女,36岁)

  职业:医院护士

  我年三十那天还没放假呢,年货都是之前争分夺秒到超市买的,每天都是大包小包往家拿,真是累。放假也不能任自己支配,我住番禺,可初二要到从化的婆婆家,初三我女儿要逛街,我还得领她到上下九去玩。初四起值班,我父母现在住在我家里,所以我也要照顾他们。人到中年,过年就是一个累字,一点儿也找不回小时候的感觉了。可能现在只有小孩子盼着过年吧。

  没完的应酬生物钟都乱了

  人物:顾文彬(男,34岁)

  职业:推销员

  过年没干别的,除了应酬就是应酬。我是发手机短信拜年,群发的那种,每次节日我都会发给朋友啊,同事啊,客户啊。就那么几个短信,大家发来发去。我亲戚不在广州,所以就是朋友之间聚会。说起来过年也够惨的,把平时的生物钟全给打乱了。该吃的时候不想吃,该睡的时候还在熬,该起床的时候一个个还在呼呼大睡,结果越睡越累,越累越醒不来。

  派利是该派多少不停算计

  人物:王奇(男,27岁)

  职业:公司员工

  王奇和妻子来广州参加工作不到两年,去年两人结婚了,不久前又买了新房,由于积蓄不多,买房之后,每个月家里的支出需要6000多元,家里的负担比较重。新年到来的时候,两人为了派利是,还真是煞费苦心。一开始两人认为派利是只是讨个吉利,注重的应该是形式,所以决定就包一元钱。于是妻子从银行先换到40张5元钱纸币,再到多家士多店找零,最后换到了40多张1元的纸币。

  结果在初四值班那天,没有结婚的同事蜂拥而至。有的同事一看是1元的利是,就开玩笑说:“一个利是坐一趟公交车都不够。”虽然只是说说而已,但小王心理很不好受,于是回家他便和老婆商量将利是换成5元的。为此,妻子又在买菜时将钱换成5元的。小王说,派利是是广州的风俗,身为新客家人的他们要入乡随俗,为了适应这些风俗不得不算计来算计去,有时候为了面子上的事情,的确很累。而且他们还有种被打劫的感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