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者回乡见闻:从农家新对联看畜牧业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15:10 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5日电(记者王欲鸣)几天来,记者在家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农村走亲串友时,亲戚家贴在羊圈上的对联让记者感受到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的变迁。

  在达拉特旗恩格贝镇茶窑沟村表哥家的羊圈上,记者看到这样一副对联:林高草茂羊儿壮,山清水秀五谷丰。

  “禁牧5年多了,我的羊由原来的50多只发展到现在的110多只,原来光秃秃的山头都绿了,沟边渠畔上的草足有两尺高,这舍饲圈养还真不赖!”表哥指着圈里撒欢的羊儿说。

  “这对联是我自己想的,以往每年春节羊圈上的对联就是一句‘羊进深山吃好草,一年四季下双羔’。如今情况变了,对联也该换一换。”表哥一副得意的神态。

  记者不禁想起禁牧之初,包括表哥在内的农牧民与当地政府之间的抵触与冲突,如今他们却切实感受到了禁牧政策带来的好处。表哥所在的达拉特旗原是内蒙古有名的农业大旗,2005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却达370.5万头(只),成为全区第一畜牧业大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55元。

  鄂托克前旗舅舅家羊圈上的对联也由过去千篇一律的“六畜兴旺”换成“模式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

  过去对联中的“六畜兴旺”寄托了农牧民一种美好的愿望,可现实的结果却是超载过牧,草原沙化、退化,六畜都没有兴旺。近几年当地政府在鄂托克草原推行的“草畜平衡”和“模式化养殖”政策,变原来单纯的头数畜牧业为质效并重的畜牧业。

  在杭锦旗杭锦淖镇库计沟村岳父家的羊圈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特色绿色生态,优质高产高效”。从农家对联的变化,记者看到了传统畜牧业的终结,现代畜牧业的曙光。(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