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国人如何过春节 新华社记者展示另一种年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16:32 新华网 | ||
新华网消息: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当我们在国内放着鞭炮、吃着饺子、逛着庙会的时候,许许多多战斗和学习在国外的中国人又是怎样欢度这一重要节日的呢?新华社驻外记者通过他们手中的笔向读者展示另一种“年味儿”。 中国南极科考队员:“在外奋斗的人也想家” □作者 张宗堂 当一件原本熟悉的事情成为一种全新体验的时候,就注定会变得与往常不一般。执行我国第22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队员在中山站刚刚度过的新年便是如此。 伴随新年的日渐临近,“过年”却慢慢成为队员们忌讳谈论的一个字眼。然而暗地里,所有的队员都在为这个特殊日子的到来而认真准备。之前的几天,到站上通讯室里打电话、发邮件的人明显增多,他们要提前向单位、家人、朋友送去新年祝福;以往不太注重仪表的队员们也悄悄找人修剪蓄了很久的头发或胡须;很多人还从箱底拿出久违的正装,换下长时间来“粘”在身上的工作服;更有队员在房间里练习歌曲、排练节目,准备把自己的才艺更好地展现给南极大陆…… 终于,在除夕那天,这种略显“腼腆”的准备显现出了它本应有的真实。“过年总要有个过年的样儿嘛。”很多人开始谈论这个他们原本不愿涉及的话题,脸上荡漾着欢笑。“过年好!过年好!”就这样,大家纷纷提前向这些朝夕相处的同伴祝贺新年了。 当庆祝新年的主角———年夜饭和队员联欢相继登场的时候,所有的队员都不再犹豫,尽情挥洒他们对新年的感受、对亲人的思念。联欢会第一个上场的是第22次南极考察队领队魏文良,这是这位55岁的长者在南极度过的第九个春节,也许只有这样一个让人想家的场合,才能让他如此真情流露:“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更加想念我在青岛的、即将度过94岁生日的老母亲。”紧接着,他演唱了一首根据《流浪歌》的旋律自己填词的歌曲《在外奋斗的人也想家》。许多队员久绷的思乡情绪在此刻瞬间崩塌,泪花开始不听使唤地在眼眶里打转。 这个在南极中山站迎来的新年,尽管比北京的新年晚来了三个小时,但她终要与大家见面并说再见。当地时间1月29日0时0分,伴随着钟声响起,这个在南极等来的新年与大家匆匆打了个照面便迅速离去,一刻也没有停留。但对于很多队员来说,有关过年的程序还没有结束。在默默地、虔诚地迎来新年之后,他们更要以更虔诚的方式挽留住她———守岁。“一直要守到‘天亮’。”很多队员认真地说。但此时的南极,虽然极昼刚刚过去,但仍尚未有真正的黑夜。也许,他们要的仅仅就是等待与守候。 中国驻塞外交官:迎来复交后的第一个春节 □新华社驻达喀尔记者徐小军 去年10月25日中国与塞内加尔恢复外交关系以后,11月24日王同庆代办(参赞)率领的复馆小组就到达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尚在修复中的使馆12月22日举行了升旗仪式后就正式对外办公。 虽说修复工作还在进行着,目前办公和居住条件仍然比较简陋,大使、参赞和大家一样三人合住在只有一个公用洗手间的套房里,办公室也只有一些10年前的旧桌椅,11个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中国外交官在辛苦忙碌3个月后,又为这里的中国同胞营造了“年”的气氛———1月27日,中国驻塞使馆举办了中塞复交后的第一个春节招待会。 与在其他国家生活的同胞不同,10年的外交冬眠使这里的华人华侨养成了低调生活的习惯,中国的传统年节在这里已经非常淡化,绝大多数中国人都随当地的习俗作息。当地95%的居民是伊斯兰教徒,开斋节、宰牲节时,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休息,在这里生活的中国人也不例外地歇业过节,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和国庆节等则常在淡忘中度过。 27日中午12点,张灯结彩的使馆迎来了一群群来过年的中国人。看到干净整洁、满眼“福”字和彩带的使馆,看到那一盘盘地地道道的中国菜肴,看到客厅里那两串长长的中式鞭炮,大家感觉像回到了国内。 今年1月8日新任驻塞内加尔大使卢沙野到任,13日李肇星外长为馆牌揭幕宣布正式复馆。短短3个月里,11名中国驻塞使馆的外交人员一直都在忙碌着,无论是行前的准备还是到任后的奔波,一切都是为了尽快复馆,为了使馆的工作尽快进入正常运作。如今,关闭了10年的旧馆舍已经面貌一新,楼体外墙刷成了淡雅的乳黄色、满是锈迹的花格防盗窗栏已油漆得洁白如新、倒塌的花台已经拆除、新平整的草坪上栽种的针叶小草已经开始泛绿。 过去3个月中,为了在“什么都贵,唯独时间不值钱”的非洲国家追求高效率,驻塞使馆的馆员们付出的辛劳是可想而知的。记者一次晚上9点多给使馆打电话,却得知使馆同志刚从城里办完事回来,还没有吃晚饭。馆牌揭幕仪式的前一天,全使馆的同志竟然整整工作了一昼夜。1月25日,离除夕只有3天了,使馆一位同志打电话询问记者哪里有理发店,说使馆的11位男同志已经两三个月没有理发了。 听使馆同志说,春节期间使馆放假4天,辛劳了3个多月的外交官们要好好地休整休整了。虽说刚刚复交的中塞两国有太多的事情要沟通和落实,作为中国政府在塞内加尔的代表机构,驻塞使馆的同志们都已经作好了迎接更繁重工作的思想准备。 中国在哈石油工人:“想想,真是对不住家里人” □新华社驻阿拉木图记者陈俊锋 农历大年初一,记者从哈萨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图出发,驱车几百公里,穿越荒无人迹的茫茫雪原,来到了中哈石油管道的主营地乌恰拉尔。虽然管道已经全线贯通,但正式向中国供油尚没有开始,还有一些扫尾工作需要完成,因此这里仍有许多中国工人不能回国过年。 乌恰拉尔是一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得到的小镇,距离中哈两国边境口岸阿拉山口约180公里。随着中国管道建设者的进入,这里一下子变得热闹了。眼下这里的气温在零下25℃以下,时常刮起五六级大风。但是,中国石油工人的主营地里却暖意融融,窗明几净,挂起了红红的中国大灯笼,一派节日气氛。 食堂里,工人们兴高采烈地忙碌着,一群工人围着圆桌包饺子。一位姓李的中年师傅说:“我来这里差不多3个月了,营地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工作、生活都十分愉快。过年了有点想家,你是记者,要是可以,我们希望通过你向国内的亲人们问好。”另一名年轻一些的工人抢着说:“我们石油工人整年整年地在野外作业,有时候想想,真是对不住家里人啊,大过年的,希望他们在国内能开开心心的。” 天渐渐黑了,食堂里摆上了节日的盛宴。在工人们入座之后,营地负责人张志宏经理端起满满一杯酒致词:“中国石油工人有着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我希望大家为了中哈管道2006年开春后正式向中国输油,也为了大家的健康和家庭幸福干了这一杯!”工人们纷纷表示,虽然不能同家人团聚,但为了国家的能源事业,这点牺牲是值得的。而且在海外集体过节,更能够体会到一份对祖国的热爱,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是快乐的,他们也希望国内的亲人们也能一样快乐。坐在记者旁边的技术员林峰说:“这是我在哈国过的第二个春节,去年这个时候大家工作都十分紧张,为赶工期,也没能好好过春节。现在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我为我们能够按时完成项目而感到自豪。” 2004年9月28日是中秋佳节,中哈石油管道“阿塔苏—阿拉山口”段在这一天正式破土动工。这是中国能源进口的第一条跨国管线,其意义非同寻常。中国施工人员就是在这么一个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开始在异国他乡工作的。2005年12月15日,在中哈双方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近1000公里长的中哈管道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顺利竣工。因此,今年的春节是中国石油工人值得好好庆祝的一个节日。 张志宏经理对记者说,尽管是在异国他乡,但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远离他乡的工人兄弟们过个“中国年”。他说:“为了祖国的能源事业,我们石油工人往往都要到远离城市、远离亲人的偏僻地区工作,我们这里有的员工已经有两三个春节没有同家人在一起过了。”说到这里,他的眼中闪着激动的泪光。张志宏也同许多员工一样3年来没有回家过一个春节,有时他甚至害怕给国内的妻子、儿子打电话,因为一通话对方就会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中国驻利维和官兵:新年过两次电话传真情 □新华社蒙罗维亚特派记者戴阿弟 迎春的对联贴起来,欢快的腰带板打起来,喜庆的歌儿唱起来,大红的灯笼挂起来。春节期间,中国第三批驻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节日的异国军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给远离祖国的战士们带来了家的温馨。 运输分队宣传干事赵吉辉对记者说,在利比里亚过除夕特有意思,因为时差比北京晚8个小时,维和官兵在一天之内过了两次新年。战士们在利比里亚当地时间1月28日下午4点先过北京时间的新年,大家早早就围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欣赏着中央四套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精彩节目;8个小时后,官兵们又过了在利比里亚的新年夜。为了让战士们看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队领导把营区的警卫战士全部替换下岗,保证了同志们在第一时间看上春晚的节目。 一根电话线,连着两颗心。声波传递感情,祝福直达心窝。打个电话拜个年,拨动的是两根心弦。在队部值班室,免费三分钟亲情国际长途电话最“火”的时候要数中午会餐刚刚结束后不久。有的战士为了能给祖国的父母拜个早年,无心享受炊事班精心准备的丰盛年夜饭,怀揣着想家的千言万语和美好祝福,小心翼翼地拨打着祖国亲人的电话。在春节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也有的官兵铺开信纸,拿起笔,将无尽的思念倾注笔端,将深深祝福融入到家信的字里行间。新春佳节能听到祖国亲人熟悉的声音,对心灵是一种慰藉;亲人能收到来自非洲大陆的祝福,也有几许激动和荣耀。来自山东的战士李浩动情地说:“在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大家庭里过春节更有滋味!” 中国在俄留学生:看《天鹅湖》吃“除夕大餐” □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 卢涛 1月28日是中国农历的大年除夕,一大早,莫斯科上空就开始洒下漫天雪花。当天中午,在“瑞雪兆丰年”的气氛中,数十名中国留学生着正装来到克里姆林宫剧院,观看俄罗斯最经典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俄罗斯艺术家们精彩的演出倾倒了中国学子,也给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春节平添了一些异域风情。 李浩是在普希金俄语学院留学的北京大学俄语系硕士研究生。这位对俄罗斯文学艺术有着深厚兴趣的学生对《天鹅湖》神往已久,能够于大年除夕在俄罗斯观看这出享誉世界的名剧,他显得非常兴奋。“演出非常精彩”,李浩说,“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过春节,第一次进克里姆林宫,第一次观看《天鹅湖》,感觉真是非常特别。”他说,当天虽然看不到国内的春节联欢晚会,但是欣赏了这么一场高水准的芭蕾舞剧,也算是弥补了这一缺憾。 李浩的朋友王奇甚至将演出最精彩的部分进行了录像。这位在俄求学多年的“俄国通”虽然看过不止一次《天鹅湖》,但当天的演出给他留下了最难忘的印象。“因为今天正好是除夕,所以这场《天鹅湖》对我来说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克里姆林宫剧院当天上演《天鹅湖》可能纯粹只是巧合,但这场演出必将成为不少中国旅俄学子记忆之书中闪亮的一页。 演出结束后,意犹未尽的留学生们步行到不远处的红场,在纷飞的雪花中拍照留念。李浩对这场“及时雪”颇有感慨,觉得它是上天对自己祖国的祝福,预示着来年将是中国的丰收之年。 当天晚上,李浩和几位同学在宿舍精心准备了一顿“除夕大餐”,菜品丰富,主打菜是一道香气四溢的鱼汤,代表大家“年年有余”的愿望;助兴的酒水当然就是喝俄罗斯的伏特加了。几名被屋内热闹气氛吸引的欧洲学生进到宿舍,看到桌上五颜六色的菜肴,馋得不行。听说中国同学在庆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他们嚷道:“我们也要和你们一块过春节!” 当天晚上,为了迎接农历新年,莫斯科语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包上了饺子,并且还买了蛋糕。禹春景和朋友们提前好几天就准备好了材料,当天大家在宿舍办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饺子宴。尽管有两位初试身手的学生“制造”的“产品”有些走样,但这并不影响大伙大快朵颐。 当地时间临近晚上7点钟时,即北京时间的午夜12点,中国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禹春景与几名学生念着倒计时,神情激动,“……3、2、1———新年到了!新年快乐!”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新年钟声,宿舍顿时沸腾,大家相互拥抱,互致新年问候。 来自广州外国语大学的陈欢欢同学说,她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新年钟声和热闹的鞭炮声,感到非常激动。她说,她爸爸在电话里告诉她,像往年一样已经在她房间的枕头下放了一个装有压岁钱的红包,祝女儿来年大吉大利。“真的特别想家”,陈欢欢说,“不过在这里也感到很温暖,有这么多朋友一块过春节,并不感到孤独。” 不论过节形式为何,对于任何一个在异域求学的中国学子来说,远离祖国和亲人的春节都是有特殊味道的…… 印度普通华人:平静聚餐度新春 □新华社驻新德里记者张保平 我事先和当地华人张先生约定在大年初一晚上参加一个当地华人的聚会。穿过人流和车流混合的新德里南延伸中央市场,张先生指着一个挂彩灯的楼房说,这就是我们今晚聚会的地方。 这是一栋普通的新德里民居,在三楼顶层,门前的半条楼梯也被铁栅栏紧紧封闭,门前没有贴对联,只有一张约有半尺长的“万象更新”字样的红幅贴在门的右上方。主人姓唐,客家人,是开饭店的。唐先生将我迎进门后就忙着做菜去了。客人们陆续到齐,约有四五十人。交谈中得知,来宾都是客家人。客家人男人们开餐馆,女人们则做美容。他们刚来的时候给印度人打工,现在则多有了自己的店铺,有不少家庭还雇起了印度佣人。 大家坐在客厅里,观看去年客家人过节的录像。画面上,客家人在自由自在地跳舞,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很自然,舞也跳得很流畅。 十几道主菜上来了,都是中国菜。三四个年轻人手拿照相机、摄影机,记下这幸福的一刻。 席间还碰到了一位从加拿大赶回印度过节的李女士。她说,父母都在印度,就回来过节了,在加拿大可以看到中文电视和中文报纸,在新德里却不能。 当晚参加宴会的人多数都听不懂普通话,更不用说讲了。据介绍,目前在新德里没有一所教华语的中小学校。华人子弟从小在英语和印地语的环境里长大,都不会讲汉语,最多能讲几句客家话。老华人中,除了张先生之外,还有两位老先生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其他人则只能讲客家话。 不仅如此,在全印度,目前也只有在加尔各答有一所中文学校———培梅中学。这所学校目前也只有四五十名学生。由于加尔各答就业困难,很多华人到国外找工作,留在加尔各答的多为老年人。即使留下来一些年轻的父母,也愿意让孩子进英文学校读书,因此培梅中学生源紧张,面临关门的危险。在全印度也只有加尔各答有一份中文报纸《印度商报》,内容多为介绍中国国内两天前的动态消息,靠刊登华人的婚丧嫁娶消息勉强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