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业内人士:决定中国股市转机的关键仍是解放思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09:0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6日电《瞭望》周刊载文指出,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今年第1期《求是》杂志刊发文章——《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股市健康稳定的发展》,文中的不少表述一时在证券界引起关注。其中,引人注目的就是对“充分认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大战略意义”一题的阐述。

  “为什么‘国九条’出台2年来还要提出‘充分认识’?这说明在发展资本市场的问

题上,仍然存在较大认识差距。”采访中,一位熟悉资本市场政策运行的金融界人士毫不犹豫地说,决定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乃至“牛市”转机的关键,“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是解放思想的问题。”

  在他看来,长期以来,有些人一直抱有一个思想,就是“融资主要应该依靠银行”。甚至到现在,这种思想依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许多金融决策。加上中国股市诞生以来的先天缺陷,市场风险大、公司质量差,15年来给不少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失,更加深了相关部门对证券市场的不信任和对间接融资的依赖。

  在这样的双重影响下,以股市为代表的直接融资一直被看作“坏孩子”,而银行的间接融资作用则几乎被运用到了极致。结果,目前中国金融市场间接融资比重超过90%、直接融资不足10%,比上世纪80年代末印度、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直接融资占30%的比重还低很多,过分依赖于银行融资的现象愈演愈烈。

  其后果正如近日工行行长杨凯生所言,“首先,导致银行业过度竞争,盲目地竞相追逐大户,非理性降低贷款条件和下浮贷款的利率,这将放大信贷的风险、利率的风险;其次,过高的流动性投向资金和货币市场,导致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的利率持续走低,甚至和存款的利率产生倒挂现象,加剧金融资产风险。”

  事实上,早在2003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指出,要“扩大直接融资,减少银行贷款风险”。但1月15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总书记提出的这个要求,面对的形势依旧严峻。

  截至2005年12月末,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一年内三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4.11万亿元。但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差(存款余额减去贷款余额的差额)与贷款余额之比已攀升到47.28%, 5倍于1997年9%的数据。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只有约53元发放了贷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有47元滞留在银行间市场或者中央银行。

  反映到宏观经济运行中,就是货币供应量“虚增”,新增货币大量沉淀于银行体系内。银行内“钱淹脚面”,流动性泛滥;银行外通货出现紧缩迹象,流动性下降。而这一态势目前已经开始威胁到了经济的健康运行。

  与此同时,能够通过分散风险和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化解银行风险过度积累弊病的证券市场,却急遽萎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4年国民经济的证券化率(股票市值/GDP)美国是71.1%,日本70.3%,而同一时期中国大陆则由1998年的接近10%下降到2005年的5.77%。而当年股票发行与当年新增信贷的比率,则由2001年的4.3%下降到2.0%。

  “但是,即使清楚认识到间接融资风险过大,一些人依然因为‘股市风险大’的缘故对发挥证券市场作用持怀疑态度。”上述金融人士以他了解的情况告诉记者,有些人主张发展直接融资的重点是发展债券市场。

  结果,债市成了目前银行安置巨额资金的重要场所。在去年债券投资的余额中,以四大行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投资额达到2.51万亿元,占了金融机构3.49万亿元有价证券投资余额的72%。统计显示,2005年商业银行在债券投资上的增加规模是2004年的6倍多。

  效果如何?在具有丰富银行工作经验的这位金融人士看来,似乎难尽人意。他说,长期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长远看应当大力发展。但就当前情况看,发展债券市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资金配置不合理的格局,而且在当前中国发展的条件也不成熟。

  首先,严重的诚信问题短时期难以解决。除非像三峡建设等准国债和宝钢这样的优质国企,就中国一般企业在发行债券上的历史教训和现实情况,不管长短,投资者都不一定敢买;其次,银行资金的持续涌入已造成了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出现了整体透支,债券利率与存款利率差不多,分流储蓄的作用不大;其三,债券的主要购买者如果不是社会公众和企业,而是商业银行,这实质上不是直接融资,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贷款,既起不到分流银行资金的作用,也不可能分散银行风险。

  因此,这种情况下,尚福林提出“充分认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大战略意义”,就有了深刻的政策深意。“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能否真正从政策层面解放思想,充分认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是影响2006年乃至未来市场转折实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该金融人士在采访最后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