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春晚字幕差错为何这么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09:04 上海青年报

  □徐林林应该给中央电视台2006年春节晚会的文字质量打几分?全国各地的观众在享用这道“精神大餐”的同时,也以极大的热情纷纷加入给春晚“捉错”的行列。记者从“咬嚼春晚”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咬文嚼字》杂志社获悉,据不完全统计,可以认定的差错计有28处,即平均每10分钟出现1次差错。(《解放日报》2月5日)新春伊始,一台具有世界影响的华语娱乐节目,出现差错的频率竟然如此之高,简直让人惊诧莫名。

  在长达4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要求荧屏字幕制作不出现半点闪失,的确不容易。但问题在于,连一些平时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也被弄错了,这就说不过去了。比如,当费俊龙、聂海胜登场亮相时,字幕不仅将两人的名字互相弄颠倒了,居然还将“神舟六号”误为“神州六号”,而且这一差错一连出现两次。再者,在小品《“打工”幼儿园》里,写字板上的“红掌拨清波”被写成了“红掌拨青波”,这可是连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也不会认错的字,怎么一到了堂堂的国家电视台,就“清”、“青”不分了?

  央视有条很有分量的广告语,前半句叫“传承文明”。汉语,无疑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演进的结晶。可是,在如此隆重、热烈的新春“精神大餐”中,春晚字幕却平均每10分钟出现1次差错。若照此“传承”下去,不仅斯文可能面临扫地之虞,更可能误人子弟。

  央视春晚字幕差错为啥这么多?据我推测,关键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央视对荧屏字幕制作不怎么重视;二是对字幕制作人员缺少必要的职业培训,在审定与监管环节也存在某些明显的漏洞;三是春晚节目把关层次过于繁琐,常常“审”到距现场直播只差几天了还在逐字逐句修改本子,留给字幕制作人员的时间所剩不多,他们也就难免忙中出错。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央视内部管理和春晚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成为荧屏字幕差错过多的借口或理由。去年底,国内一家颇有权威的期刊介绍过央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大胆改革所取得的成效,这当然可喜可贺。然而现在看来,央视的改革可能远未大功告成,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化。套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来说,细节决定成败———若让“每10分钟出现1次差错”泛滥下去,后果将会如何恐怕是无须多说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