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别让压岁钱“压”坏了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09:20 南方日报

  别让压岁钱“压”坏了孩子

  专家建议设立家庭小银行培养正确理财观

  本报讯(记者/谢苗枫)在兴奋的走家串户拜年后,大多数孩子因拿“利是”成为一个个“小富翁”。“利是”该怎么用,又成为一年一度的过节话题。

  随着黄金周的结束,从昨日起,大部分家长都开始工作,有的父母开始担忧在“无监管”的情况下孩子滥用“利是”。有专家建议,家长可把“利是”作为青少年正确理财的课题,设立“家庭小银行”加以引导。

  利是来之容易

  孩子花费不手软

  近日,记者在广州市越秀区迎春花市随机采访了50名家长和50名青少年,所有家长都表示将给小朋友派“利是”,10元和50元一封的各约占四成,少数表示将给至亲后辈封百元红包。

  受访青少年对今年“利是”的期待,大多处于千元水平,最高的估计有6000多元,最低的也在1000元以上。“狗年吃粥吃饭就要看过年‘利是’。”17岁的阿勇笑着告诉记者,他这几年的“利是”收入颇丰,今年还达到3000元以上。他预备这几天用“利是”给自己买一双近千元的球鞋,送女友一只手表。

  据了解,作为过年习俗,青少年的“利是”来源除了父母外,还有亲朋好友。面对这笔来之容易的财富,孩子们往往控制不住购物欲,想要什么就买什么,使他们成为节后“救市”的主力军。有的孩子还用“利是”给老师、班干部送礼,或请同学到饭店大吃大喝;有的流连游戏机室、网吧、歌舞厅。

  要么放任要么截留

  家长态度两极分化

  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孩子的手里突然拥有那么多钱,协调好与孩子的关系,处理好这笔钱,则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平时吵着买这买那,倒不如索性把过年的‘利是’让他掌管,只要不去偷去抢就没有关系。”家住天河南二路的张姨说。据了解,持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有的家长坚持对孩子的“利是”实行截留甚至“充公”,避免孩子从小“沾染铜臭”或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广州市第16中学的阿倩小时候每年都会把收到的压岁钱“上缴”,可自从去年上了初中后,她便开始对妈妈说“不”,认为“这是我的钱,该由我处理”。于是,她妈妈昨天就索性把亲友给女儿的“利是”直接截留。而有的家长则把“利是”发放的多少与孩子平时的表现、期末考试成绩挂钩。

  专家支招

  引导孩子从小学会取舍消费

  “随着社会观念的人性化进步,许多家长一般都不再采取对孩子的利是‘充公’的做法,而是让他们自主使用这笔零花钱。‘充公’的做法看似简单安全,实则容易弄巧成拙,并不可取。”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专家涂敏霞说,“作为孩子‘最贴近’的监护者,家长先要正确认识‘利是’。”

  她认为,家长不能对孩子的花销放任自流,因为成长期的孩子喜爱模仿成人,从而产生与年龄和心智不相符的消费行为。“但也不能谈‘钱’色变,而可从节前就开始,全家人共同建立一个家庭银行,管好这笔钱,给孩子上好人生理财的第一课。”涂敏霞建议,家长以孩子的名字单独设立一个账户,孩子用钱时,家长给予指导,比如“买了这个,以后某一项必需品可能就要落空”等,以帮助孩子逐渐懂得取舍,消除压岁钱的负面影响。

  暨大公共关系教授马秋枫也建议,家长可把孩子的“压岁钱”分账管理:一部分由孩子掌管,作为其全年的零用花费,并教导孩子理财;一部分可考虑给孩子买保险;另一部分则以孩子的名义存入银行,作为其教育费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