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控制事故死亡人数也不能讲“指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02:20 东方早报

  文 李先梓等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任大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5日说,今年中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控制指标是在2005年实际死亡人数的基础上下降35%,特大事故的起数下降7%。

  死亡人数背后的“计划影子”

  这种预先给矿难死亡人数下达控制指标的做法大约是地道的“中国特色”,不知道这3.5%的下降指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计划”的影子却异常鲜明。计划经济是一个特殊经济时代的产物,但它的“计划”往往只限于经济领域,所以安全指标的计划很值得商榷,因为,死亡控制指标一旦被“计划”了,就会蕴含这样的信息:矿难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矿工的罹难同样也是不能逃避的,我们目前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降低矿难的发生率和减少死亡人数。这反映出安检人员对待矿难发生的无奈———承认矿难频仍的现实却爱莫能助甚至乏计可施,李毅中也因此感叹说:“但要实现也不容易。”其中的无奈之感显露无遗。

  这样一个“计划”下的死亡控制指标,除了表明制定者的无奈之外,还会给煤矿生产组织者这样的暗示:安全主管部门都承认了矿难发生的必然性,只要死亡人数控制在这样一条基本线内即可。这当然会淡化生产组织者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他们在安全投入上就会打折扣,其结果不言而喻。 山东省沂南县李先梓

  计划有指标生命无指标

   公开这些数据是承认安全事故的合法性吗?是接受安全事故存在的残酷事实?或者作为主管生产安全部门的指标吗?或者说他们可以在这些限度以内放松一些限度?抑或是一些煤矿或者生产厂家可以得到“合法的死亡”指标?面对冰冷的数据,人都会发出类似的追问,这是面对生命的至高价值所发出的追问。从价值判断上讲,人在价值上是不可以用数据、指标或者某一个标准的金钱去衡量的,生命没有指标的。

  我想,制定死亡控制指标的人发布出死亡人数指标数额的时候,心情或许同样如你我一般沉重;而要公开这些数据,只是在残酷而坚硬的事实上公开其工作计划———是计划而已。这个计划又是何其沉重!

  这样关乎人命的会议开在年初,有些沉重,有些悲壮,我在想他们开会的时候有没有为那些死去的亡灵哀悼呢?工作或许有指标,生命不能有指标。避免这样的沉重,我们可不可以做到对无辜死亡的“零容忍”?对任何一起事故,哪怕没有死亡发生,都不要容忍,没有任何一次死亡或者生命的威胁是许可的。 广东省广州市成准强

  死亡人数控制焉能不受质疑

   世界上有些事情,不具备可计划的现实可能性。事故指标和死亡指标就属于此。针对不可能事先计划的东西,硬要规定指标,说明了什么?在给自己找台阶,在给自己“犯错误”印制“赦免令”。事故只管来,死亡只管有,只要没超出划定的范围,就犯不着承担太多的责任。如此遏制事故举措,和事故合法、死人合法,有啥两样?

  恶性安全生产事故能不能避免,关键在主管部门敢不敢动硬的。如果把事故的成本和事故死人的成本提高到和国际惯例相当的水平,甚至更高的水平,使用经济杠杆治理安全生产,比安监总局在那里用“法定”的“死亡指标”变相允许事故、允许死人,不知要顶用多少倍。

  死亡控制指标的“计划模式”,对全国产业工人而言,好比一个幽灵;对主管官员来说,则是免责的“圣旨”。问题是,谁有权下这种“圣旨”,是法律,还是其他什么?如果连法律都不敢问津,为什么管理部门敢妄言一年发生多少起事故、死亡多少人就算“正常”?如此“正常”,焉能不受质疑? 西南科技大学刘海明

  对每一次安全事故都应愤怒

   不难推算出,今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即使“下降3.5%”,仍意味着5730条鲜活的生命即将消失;特大事故即使“下降7%”,仍将有54幕惨不忍睹的悲剧上演。有资料显示,中国产煤量占世界33.2%,但矿难死人占80%以上。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澳大利亚的299倍,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甚至也是印度的10倍。比别的国家高出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矿难死亡率就算是“下降3.5%”,这样的代价就不“高昂”了吗?我们的社会就可以承受了吗?

  去年以来,伴着此起彼伏的矿难,李毅中的愤怒越来越多,措辞也越来越严厉。他怒斥过被关停的煤矿照常生产;他怒斥过停产整顿的煤矿“100%的核查合格率”;他怒斥过煤矿工人不经培训就下井;他怒斥过政府监管不力、检查走过场、煤矿安全制度不落实;他更怒斥过矿难背后的腐败。而今,在既没有明了“百分之几”的“精确数据”是如何得来的,也没有明了完不成上述“控制指标”,安监部门将会负怎样的责任的情况下,我们不禁担心,李毅中今年还会继续“怒斥”下去。 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检察院王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