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创建崇尚创新的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03:40 舜网-济南日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他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呼唤着创新文化的先行。纵观历史,一个民族的觉醒或崛起总是以文化的率先变革作为思想发动的先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曾对欧洲工业化给予了巨大推动;五四运动也曾在中国近代和现代社会进步的历程中熠熠生辉。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最需要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在创新中形成的高新

技术产业,因而也最需要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有人对中国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动力作了分析后指出,几乎一致的共识是,我国技术发展动力不足的根源还是体制性障碍,或者说几乎所有动力不足都与体制有关,制度环境的滞后成为技术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一直对计划经济时代的科技体制进行改革,但科技发展中的一些障碍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其中包括科技管理体制的行政化。从最上游的基础研究到下游的“星火计划”,政府通过对项目经费的分配,掌握着重要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的方向。这种科技体制固然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即科研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由行政人员控制,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受到抑制。而大量市场开发项目,不在市场中的审批人员难以预料市场需求。于是,不少项目是为创新而创新,缺乏与市场衔接的渠道。这样的项目耗费大量宝贵资金,却难以产生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新定位行政部门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中的职能。

  二、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科学精神崇尚真理,鼓励质疑,同时又宽容失败,这些精神与科研劳动特点是相吻合的。目前我国科研环境尚待进一步优化,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情绪,导致某些研究领域为减少选题失败回避风险而不重视原始性创新。在科研和评价体系还存在着许多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这就要求我们营造一个既倡导追求真理,同时也能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环境。我们必须尽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要努力从学习、工作、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推陈出新,让优秀年轻英才不断涌现。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鼓励探索未知世界和客观真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倡团队精神,不拘一格地选用创新人才。这样,我们的事业就能蒸蒸日上,就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三、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育本身的创新,其中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关键。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鼓励学生勇敢探索;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优良道德品质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培养。虽然我们都在宣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乃至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改变,这是造成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学生的创新精神难以培养的重要原因。受此影响,便有相当多的学校领导和老师无所适从。但是,无论条件是否成熟,不管目前还有什么困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人类进入到21世纪的今天,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用单个学科的知识往往难以解决所面对的复杂问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联系愈来愈紧密,出现了一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如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等。这对人类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观念、理论、方法、手段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已共同成为社会改革、经济进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的智能资源。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小到一个企业建设项目的论证、市场行情的分析及内部的运作管理,都离不开社会科学的指导和它提供的咨询服务。尤其在今天以科技和信息为先导的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科学的突破,取决于社会科学各个相关领域的突破。社会科学为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科技教育体制和技术创新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发展提供着及时、全面和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和支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

  五、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两个基本内容。“创新”为“普及”明确方向,丰富内容,没有创新,将无所普及;“普及”是“创新”的基础和目的,没有广泛的普及,民众对科技将失去兴趣,创新将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创新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愚昧迷信和反科学、伪科学的行为,占领群众思想阵地,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