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动物福利,一个有争议的新话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06:28 浙江日报

  

  狗年春节,上海人第一次吃上了“安乐死”的猪肉。随着这一消息,走进人们视野的,还有一个全新的话题:动物福利。这一话题的提出,其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因此,生产力水平相差悬殊的世界各国,对此应有不同的解答。

  活猪“安乐死”,上海人首尝鲜

  过年期间,沪上几家媒体不约而同地关注了这样一则消息:上海居民第一次吃上了“安乐死”的猪肉。

  按照相关媒体的描述,在这座总面积达8500平方米的待宰栏里,圈养着8200头从江苏、河南等地运来的优质生猪,平均每头猪的居住面积是1.25平方米,不仅住得宽敞,而且还配有喷雾装置和自动饮水设备,车间内还有从荷兰引进的冷凝式蒸汽隧道烫毛机和旋转式螺旋U型脱毛机,工作人员戏称为“先冲淋浴、再洗桑拿”,条件堪比“五星级宾馆”。

  洗得清清爽爽的生猪在小电棒的驱赶下,乖乖地趴在传送带上,从待宰栏进入生产车间。全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三点式电击晕机在猪的左右脑和心脏部位同时电击,被电晕的猪在没有知觉和痛感的情况下,被屠宰人员脱毛、燎毛、冷却、排酸……这种现代的屠宰方法与传统相比,最大的好处是减少猪因痛苦和恐惧而释放的大量毒素。

  如果说,这则消息只是让你感到有点有趣的话,那么,也许另一则来自英国的消息会让你吃惊。

  从2003年开始,英国根据欧盟的一项法令出台了一项政策,规定农场主必须为小猪准备玩具,譬如球类或者悬挂铁。政府宣布,给英国的农民90天的时间准备好这些东西,否则,将被施以1000英镑的罚款,重则将要被监禁3个月。

  虽然随后欧盟有关发言人更正了这一说法:“我们的法令根本不是说什么玩具”,而是要求农民必须在猪圈中给小猪“始终”提供“足够的东西以保证小猪能够玩耍或游戏,比如麦秸、干草、木头、锯末、蘑菇混合肥料或者这些东西的混合体等。”

  即便是这样,相信不少国人读到这则消息还是会有相当荒诞的感觉。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的孩子还缺衣少食的情况下,英国的小猪居然要求“拥有玩具”?是不是这些“富国”的人们实在是“吃得太空”了?

  一个渗透到经济生活领域的新话题

  动物福利,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件闻所未闻的事。

  事实上,上海猪的“安乐死”与国际动物组织在呼吁的“动物福利”不无契合,尽管政府部门并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解释他们的动机,而从提高屠宰规模的角度进行诠释。

  英国小猪的“游戏权”,则是动物福利的一种更直接的表现。

  那么,动物福利到底包括哪些权利呢?

  “动物福利”1976年由美国人休斯提出,它是指农场饲养中的动物与其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动物福利所强调的,不是我们不能利用动物,而是应该怎样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要尽量保证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动物,享有最基本的权利。通俗地讲,就是在动物的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其痛苦,不得虐待动物。

  早在1974年,欧盟就制定了宰杀动物的法规。以猪为例,欧盟对猪的福利规定如下:小猪出生要吃母乳;要睡在干燥的稻草上;拥有拱食泥土的权利;运输车须清洁并在途中按时喂食和供水,运输中要按时休息,杀猪要快,须用电击且不被其他猪看到,要等猪完全昏迷后才能放血分割等等。到2013年,欧盟各成员国必须停止圈养式养猪而采取放养式养猪……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部分发达国家的“异想天开”的话,那么我们还可以在“和而不同”的表述下各说各话,但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不久前,乌克兰的一个农场主高高兴兴地把一车大肥猪送上了路,准备运到法国换外汇,可运猪的车历尽千辛万苦颠簸了60多个小时到达法国后,却被法国有关部门拒之门外,农场主急得赶紧去问怎么回事,得到的答复却让他欲哭无泪:农场主在长途运输中没有考虑到猪的福利问题,这批大肥猪在途中没有按照法国的有关动物福利法规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被拒绝入境。

  欧洲“动物福利”的热潮,已经开始对国际贸易产生冲击。欧洲议会2003年年初通过了一项法令,要求在2009年之后,欧盟各国的化妆品公司不得在动物身上进行化妆品的毒性或过敏性试验,欧盟也将禁止进口在动物身上进行过试验的化妆品。而根据美国的法律,化妆品必须首先在动物身上做试验才能上市。要知道,美国每年向欧盟出口的化妆品价值9亿多美元,难怪欧盟的法案刚一通过,美国人便扬言要到世界贸易组织去打官司。

  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将动物福利与国际贸易紧密挂钩,动物福利潜在的贸易壁垒作用不可小视。有专家指出,我国作为一个肉猪出产大国,动物类制品的出口却一直没有显著的增长,这与对“动物安全”、“动物卫生”等有关“动物福利”的不重视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的“动物福利”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标准

  “动物福利”的提出,其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的生存生活质量。这一话题对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解答。国家间的生产力水平相差悬殊,因此,不能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动物福利”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者乔新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动物福利的问题,其实显示了不同文化,不同观念的差异。他说,“动物福利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其次才是法律问题”。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动物是相互依存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不存在动物福利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之外,并没有大量屠杀和虐待动物的需要。只是到了商品社会,为了不断地获取利润,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才变得日益紧张起来。在工业化社会,动物成为人们赚钱的商品、赢利的工具。人和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被破坏了。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生产、经营还是消费,都存在着大量的虐待动物的问题。为了改善动物的境遇,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制定专门的动物福利法案,将动物的福利作为法定的义务提了出来。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也开始面临着动物经营商品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但是,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照搬西方的立法规定。探讨中国的“动物福利”问题,必须把握三个条件:第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第二是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三是法律的具体内容。从生产力发展情况来看,要求中国的农村完全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产生的动物福利法是不可能的。从传统文化来看,中国人不会接受那种将动物置于和自己平等地位的观念,许多中国人还不习惯将动物看作是家庭中的成员。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国家动物福利法的规定不可理喻,他们愿意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但绝对不会接受西方国家的动物福利制度设计。换句话说,对那些包含有贸易保护内容的动物福利规定,许多中国人是非常反感的。

  北京市法制办曾出台过含有强烈动物福利色彩的《北京市动物卫生条例》(征求意见稿)。这部被称作中国第一个保护动物福利的地方性法规(征求意见稿),从公布之日起就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响。因为它首次规定在动物的生活、运输、医疗、屠宰等方面不得虐待、伤害或者遗弃动物。根据规定,在运输动物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动物遭受惊吓、痛苦或者伤害;宰杀动物的时候,要用人道的方式,并且不得让其他动物看到。《北京市动物卫生条例》(征求意见稿)还规定,禁止以赌博和娱乐的方式挑起动物的搏斗,禁止对动物注水和泔水饲养,高中以下学校禁止使动物受伤或者死亡的教学实验。

  但没过几天,这个征求意见稿就被撤下来了。原因何在呢?北京市法制办的官员一语道破天机:法案虽然很好,但毕竟太超前了,在现实生活中不具有可操作性,很容易出现违法现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