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二十年前梦想能穿上西装皮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07:37 华商网-华商报

  

二十年前梦想能穿上西装皮鞋(图)

  61岁的党文华老人对供出一个大学生十分自豪

  本报记者赵彬摄昨日,本报寻找“首批进入西安的农民工”的消息发出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因为,关注农民工,就是关注我们自己,就是关心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就是尊敬我们的父母和心疼我们的孩子。

  如果您是二十年前首批进入西安的农民工,如果您有和他们相似的经历,不管您现在身居何处,经历过怎样的心路历程;或者,您有当年的老照片、珍藏多年的物品等,能够见证当年那段历史,请您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29-88429046、029-88412323,向我们讲述您的进城故事。

  即日起,本报将在打进电话的众多读者中,选取典型代表采访,我们相信这些燃烧着激情的故事,一定能感动我们、感动他们、感动每个人。

  打进热线忆当年“记不清修了多少路”

  昨日,上百名进城20年的读者打进热线,讲述自己的故事,“毕竟,我们曾经或现在也是西安的建设者。”

  ■他成功了将老乡带进了城市

  郭先生曾是扶风县的农民,为谋生计,1984年,他来到西安,在建筑工地做瓦工,“起初,什么都不会,跟师傅学嘛!”如今,他已经在西安开了一家建筑公司,带了好几百人,“很多人,都是我的老乡!”

  和郭先生相似,1983年,乾县农民崔先生进城打工,如今他已经是一名熟练的电梯装修工人,将家安在了西安,“这么多年,我带了上百位徒弟,都是老乡。”

  ■二十年了他依然是个农民工

  西安市民高先生说:“我父亲原来是长安的农民,1980年,来到西安,在高校里清扫校园,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去年七月份,他退休了。正是父亲打工的收入,我才能上大学,我很感激他。”

  ■“修了多少条路我已记不清了”

  张美明现在仍是一名管道工。1985年,他从武功县老家进城后,做过铁路工,建筑工,铺管道工。虽然来西安这么多年了,可张美明的家还在武功县,“虽然收入不高,但我很满意,城市变漂亮了,我们很高兴。”电话中,张美明不断告诉记者,西安市哪条路是他们当时修的,“北大街、南大街……我已经记不清了。”本报记者刘海宏

  做过工人开过车现在当老板

  来西安二十年了,38岁的郭建科在西安成了家,他说,下一步想买辆车。而二十年前,他的梦想就是能像城里人一样,穿上西装和皮鞋。

  1980年,郭建科来西安打工,那年他12岁。郭建科从小在甘肃天水一个偏僻的农村长大,小学二年级时,就辍学回家干农活。来西安纯属偶然,“我的亲戚在西安是个工头,我就跟着来了西安。”年幼的他在亲戚所在的工地上打地基、“发票票”(记工人工作量),那时,他对赚钱还没什么概念,只想着能赚点零花钱。“呆了一年,我回老家了,年龄小,啥也干不了!”

  1986年,再次进城时,郭建科不像第一次那么茫然,有了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看见人家城里人穿西装、穿皮鞋,心想着我啥时候也能穿上就好了!”那时,他和几十个从老家来的兄弟在建筑工地打工,一年后,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攒钱买了西装和皮鞋。”

  二十年间,郭建科做过建筑工人、在五金制品厂上过班、开过车……先后换过四五种职业。如今的他,在西安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自己当老板。

  郭建科说,这么多年,他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奔着梦想走下来的,也将这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下去。本报记者刘海宏

  打工赚钱供出大学生

  本来在村里医疗站工作的党文华,为了能让孩子读书,在1982年就来到西安市打工,用20多年辛苦赚来的钱,让大儿子顺利从大学毕业。

  党文华今年61岁,在未央区一家工厂当门卫。他的家在泾阳县,世代从医,他也在村里的医疗站当医生。当时他的4个孩子都在上学,这份挣钱不多的工作根本无法负担上学费用。为了孩子,党文华跟着妹夫一起到西安打工。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挖下水道,一天能挣两元钱。此后他又给人搬东西、盖楼房、建市场、收料……

  党文华当时“兼”着三份工作:在西安打工、两个月回村一次给乡亲们注射疫苗、农忙时回去帮助料理庄稼。党文华最难忘的是一次与小偷搏斗。那时他在工地打工,一天晚上,8个小伙子来抢东西,党文华虽然将他们赶跑,但左胳膊也被砸伤,至今还经常作痛。2000年,党文华不再在村医疗站工作。建设大明宫家居市场时,他从事收料。2003年,他开始在一家工厂当门卫。

  党文华的辛苦得到了回报,大儿子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阎良区工作,其他孩子也都有了工作。党文华和老伴说起儿子满脸骄傲地说:“孩子在上学放假时,都会到工地上帮忙搬砖。这两天我们准备回家看看,已经3年没回去过了。”本报记者卫晓宁

  农民工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在本报“农民工进城20年”系列报道展开之际,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宣传中心主任赵润录表示,政府和媒体应共同关注此事,促使农民工为陕西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同时,农民工群体作为协调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角色,永远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值得所有关心这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人的关注。

  赵润录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工开始大量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服务。在“民工潮”产生20年之际,《华商报》推出这样一个活动,有很大的意义。这次活动让我们再次关注这样一批农民工,他们有的事业有成,有的可能还在挣扎着。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忘记他们。毕竟,城市的进步凝结着他们的汗水。

  “当然,这些农民工在改变城市的同时,也在被城市改变着。他们需要城市的接纳和尊重。”赵润录说,“政府部门对这方面也非常重视,正在出台并完善一些措施,争取为农民工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这个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值得所有人关心和关注,希望《华商报》能做好这组报道,借这组报道搭建好一个政府与他们之间进行良好沟通的平台!”本报记者卫晓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