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贵州遵义“四在农家”活动创新农村群众工作路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21:45 新华网

  新华网贵阳2月7日电(记者刘子富、李忠将)遵义市委、市政府在“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创建活动中,始终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否得实惠为检验标准,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只要农民愿意办的事,就真心实意地支持农民干,使农民真正成为创建活动的投入主体、建设主体和享受主体,创新了农村群众工作路子。

  创新农村基层挂帮工作机制

  遵义市在创建活动中,建立了“领导挂帅、单位挂点、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的挂帮工作机制。市、县、乡各级领导干部及市、县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以及中央、省驻遵义有关企事业单位,分别挂帮一个点,从项目、资金、物资上给予帮助。组织、宣传、计划、财政、民政、农办、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交通、卫生、人口计划生育、教育、文化和科技等部门,除抓好自己的挂帮点外,还从政策、项目、资金上向其他创建点倾斜。挂帮机制找到了以工补农、城市反哺农村的切入点和实现形式,较好地将党和政府的工作要求与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市委书记傅传耀、市长卢守祥分别深入遵义县南白镇龙泉村、绥阳县洋川镇雅泉村挂帮创建点,探索路子,总结经验,指导工作。

  书记、市长挂帮做出样子,各级党政领导扑下身子抓落实。2005年以来,市、县两级610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挂帮创建点,投入经费646万多元,有42名市级领导干部和158名县处级干部深入创建点抓工作。农民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建设家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投资、投工一般占总投入的六成以上,经济条件较好的达八成以上,真正成为投入主体、创建主体和受益主体。

  傅传耀感慨说:“像这样一村一寨、一家一户集中搞‘五通三改三建’基础设施建设,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四在农家’的实质,就是农民群众创造文明、享受文明,它不仅改变了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

  绥阳县洋川镇雅泉村村民掌握手工制作空心面条的传统技术,原来一家一户制作,形不成规模,效益不明显。创建活动中,挂帮干部帮助引资建起了加工厂,同步建新村安置村民,组织村民集中制作空心面,产品由厂家统一销售,加工农户年均收入2万多元。

  强化尊重农民意愿的“三自原则”

  遵义市委、市政府抓创建活动从实际出发,坚持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急迫、最实际的问题入手,把解决实际问题与教育引导群众有机结合起来,不制定统一标准,不搞验收,不违背群众意愿,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赤水市金华办事处沙湾村村民要修进村公路,解决长期困扰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可修路占地问题却让村民犯难。政府指导召开村民大会,通过民主讨论,村民自己协商,协调好修路占地补偿和农民投工投劳等问题,进村路顺利建成通车。

  金华办事处党委书记李绍彬说,创建活动必须坚持群众自愿、自我协调、自我管理的“三自原则”。金华办事处80%以上的村民组都有集体积累,资金使用问题成为村民关注的焦点,许多村成立了资金使用监督机构,选派村民担任监督员,无论是农民自筹资金,还是集体资金,甚至上级部门拨付资金,都纳入监督范畴,每一笔钱的用途、用处都记录在册,将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向村民公布,做到民主管理,公开透明。

  遵义各地农村在创建活动中,政府不作行政干预,只做协调和服务工作,建设项目按“三自原则”,由村民自己决定是否建设,遇到占地补偿、投工投劳、集体资金使用等问题,都由村民民主协商解决,一般都能把事办成。

  确保农民始终是投入和受益主体

  遵义各地坚持农民是投入和受益主体的原则,坚持以农民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社会帮扶赞助的方式开展创建活动。遵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福秋说,政府投入仅仅是引子,重要的是把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凝聚起来,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克服等靠思想,立足自身搞“四在农家”创建。

  走进习水县良村镇良村村,映入眼帘的便是掩映在苍松翠竹丛中的苗寨。这是一个苗族聚居的贫困村。创建活动中,革除陋习、改善环境成了苗家乡亲的强烈愿望。挂帮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资金进入苗寨,帮助建屋修房,改灶、改厕、改圈,硬化路面,美化庭院,改变了脏乱差的村寨环境。村支书张发走在乡间水泥道上,眼看苗寨变美了,感慨万千地说:“落后陋习一天天改过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苗寨一天天美起来。”

  遵义各级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做现阶段能做到的事,坚持不搞统一标准和统一验收。赤水、仁怀、遵义、红花岗、汇川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市(县、区)农村,农民投入能力相对较强,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建设标准相对较高。在相对贫困的正安、习水等县农村,一批贫困村看到了“四在农家”展示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光明前景,纷纷摩拳擦掌,从自身实际出发,力所能及地改善村容村貌,通路通水,培养文明卫生习惯,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投入不高,一样展示出新农村的新风貌。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其中农民自筹1.5亿元,各级财政补助2400多万元,部门帮助和社会捐助2500多万元。共修建串寨、连户路2500公里,修建沼气池12833口,改厕30050 间,改灶29124户,通电视69060户,通电话29091户,78402户用上了清洁卫生饮用水。

  与此同时,银行、电信、电力、烟草等部门每年都要捐钱捐物资助“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他们说,“四在农家”活动开展后,生产发展了,群众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增加了,为我们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支持“四在农家”活动,就是支持我们自己。各地还结合开展“春晖行动”,吸引在外工作的亲人,捐款捐物支持家乡建设。(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