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流放犯的子孙如何绅士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00:19 新华网

  许博渊作者文集

  说了社会安全问题,再谈谈社会道德问题。

  澳大利亚最早的几批移民确实以流放犯为主,但不久就有许多自由民移居新发现的澳洲大陆和新西兰,不过这些自由民也不是绅士,而是在英国混得不好的穷人。200年过去了

,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一个富足的中等国家,居民的社会道德水平相当高。先举一个例子。

  今年大年初一,早晨九点三十五分,电话铃响,是澳大利亚一位华人朋友的拜年电话。说到社会公德,这位朋友告诉了我去年圣诞节的一件事情。他说,他读大学的儿子圣诞节那天打工,下班时发现汽车雨刷子下面夹了一封信,以为自己在什么地方违反了交通规则,被罚款了。但拆开一看,是一封私人信件,信中说,“你的车被我撞了,非常抱歉,我愿意赔偿”,并留下了电话号码。他儿子察看自己的车,果然旁边被撞瘪了一块。他们把车送修理厂修理,然后与那人联系,那人付清了全部账单。我问,他没有保险吗?朋友说,有一类保险,在一定额度之内要投保人自己负责的,如果通过保险公司,经济上要受些损失,私下了结比较合算。我又问,知道那人是什么地方的吗?朋友说是南澳州的。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出事地点在首都特区,肇事人在千里之外的南澳,中间隔着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个州,两个地区互不统属,如果不是刑事案件,无法追究,而且当时也没有人看见,也没有电子眼拍摄,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么做。近来,汽车撞了人逃跑的事情在我国屡有报道,如果朋友儿子这事发生在我国任何一个城市,会有这个结局吗?我怀疑。

  澳大利亚也有不道德的人,也有撞了人逃跑的,他们把它叫做“hit and run”。任何地方,任何国家,都有有德之人,有缺德之人,差别在于量。比较而言,我国上述这样道德水平的人比较少,而在澳大利亚则可以说是普遍现象,在报纸上是看不到的,因为它并不能构成新闻。

  回到开头的问题上来。澳大利亚人的祖宗大多是流放犯和铤而走险的穷人,为什么现在绅士化了,有如此高的道德素养?所谓流放犯,其实都是一些有轻微犯罪行为的穷人,如偷了一件衣服或者一个面包之类。那时英国处于“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犯罪率高,政府采取严刑峻法,动不动就绞死或者关押,监狱里人满为患,就找地方流放。北美曾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北美独立了,就把刚发现的澳大利亚当作流放地。这些流放犯,以及贫困的自由民,虽然穷,但心中有追求,那就是做一个体面的人,一个绅士。当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他们就刻意追求,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人都要面子。他们非常在乎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就如同我们的人非常在乎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一样。不过两者有明显的区别,我们的人担心被人看低了,所以要炫耀,要比富,要讲究排场。他们担心别人以为自己缺乏教养,不像个绅士。我们旧社会有个笑话,说一个人在门楣上挂一小块羊油,出门时在嘴上抹一下,对人说,今儿个吃烤羊肉,味道不错。他讲究的是面子,怕人说他穷。小说里有个人,口袋里只有一个铜板,到茶馆喝茶,买一个烧饼,吃完了用手指蘸着茶水,假装在桌上写字,其实是在粘那些掉在桌上的芝麻。最后一拍脑袋,又用力一拍桌子,假装想起来了什么,其实是把落在桌子缝里的一颗芝麻震出来。在澳大利亚,有的人也并没有太高的道德素养,在家打老婆,打得鬼哭狼嚎,但一到公共场所,他就换了个人似的,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俨然绅士。他是怕别人知道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为什么两个民族爱面子的内容不同?关键在于社会结构不同。澳大利亚国家富,居民也富,而且贫富差别不大(近来有扩大之势),没有炫耀财富的市场,你炫耀给谁看?恰恰是绅士风度可以体现一个人是否出身名门望族,是否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我们社会财富不足,历来贫富差距又大,财富成为一种“生产力”,有钱就有势,有势就有钱。于是乎,没有钱的也要装得腰缠万贯,意在用乌有的钱博取势,再以势博取实实在在的钱。当然,这是追根溯源的探讨,当某种追求成为社会时尚之后,就形成了群体性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标准,并非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为什么追求这些。那些炫耀财富的人,以为一掷千金是美,是高尚,是可以让别人羡慕的、美好的东西,心里并非十分明确此种追求的背后是什么。那些追求绅士风度的人,也不过是觉得那样才美,才高尚,才能博得别人的赞赏和认同,并没有明确地想告诉别人他的出身如何高贵,他接受的教育如何好。

  两种追求相比较,他们的更好一些。绅士风度不但表现为有礼貌,而且包括谦让、宽容、与人方便和助人为乐等美德,在发展过程中又有所延伸,包括了现代文明社会所要求的其他品质。这些美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教育主要靠家庭,学校是次要的,只有一些昂贵的私立学校才专门开设礼仪课。但一个不文明的家庭,不可能教育出绅士来。只有父母都具有绅士淑女的风度美德,才能把子女教育好。这就有一个积累的问题。据说,要教育出一个绅士,需要三代人不懈的努力。好在社会风气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她无时无刻都在迫使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注重这件事情。我看到,诸如垃圾没有分类之类的事情,都会有普通市民出面干预。他们把这个称作社会责任感。如此日积月累,经过200年的努力,终于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为什么流放犯和贫困的自由人的后代今天能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以上是我研究的结果。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可以发现优劣,择善而从,对我们精神文明的建设恐怕是不无益处的。

  相关文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