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背着义父踏上红地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00:3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十三年前,年仅十五岁的初三女学生许佩琳,怀着对“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许君辉老师的无限敬仰和爱戴,不顾家人反对,毅然从城里来到穷山村,自愿认身残志坚的许君辉老师为义父,照料他的饮食起居,并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13年来,她和义父合力并肩,默默在穷乡僻壤义务从事农村“扫盲”事业,无私地奉献着一个女孩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她这样做到底值不值?是否应该选择离开?一个生活在荣誉光环下的女孩,曾经因为爱情这个话题而备受世人关注。如今,好人好报,今年1月22日,她终于幸福地步入婚姻的殿堂。

  照顾英雄十三春秋

  许佩琳原名伍凤莲,家住枞阳县城关陶瓷厂。1993年初中未毕业的她,毅然离家来到官埠桥镇团东小学,自愿义务照料该校许君辉老师。许君辉父母早年双亡,自己又高位截瘫,无儿无女,但他身残志坚,从1972年开始,在深山沟里开办夜校,免费为附近的女村民扫盲,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和全国妇联、国家教委联合颁发的“巾帼扫盲英雄”荣誉称号……不久后,通过法律公证,伍凤莲认许君辉为义父,并毅然改姓许,将凤莲改名为佩琳,意思是佩服您,道出了她对许君辉的崇敬之情,并主动承担起许君辉的饮食起居和帮助教学任务。

  许佩琳摒除少女的羞涩,藏起对爱情的憧憬,13年如一日,不嫌脏不怕累,每天替许君辉老师擦身子,倒大小便,洗尿布,用她瘦弱的身体担起了一个残破家庭的所有事务。与此同时,许佩琳白天承担着几十名幼儿的教学任务,晚上则协助义父为夜校学员上课,为农村“扫盲”事业奉献自己的点点滴滴。工作之余,她还挤出时间学裁剪和缝纫,自修文化知识。如今,她大专毕业后又通过了高教自考本科段五门课程的考试。

  从1998年开始,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纷纷报道了许佩琳的事迹,她的高尚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感动了老、中、青几代人。全国各地读者特别是许多在校大学生和现役军人以不同的形式向许佩琳表达敬意和爱慕。许佩琳先后收到读者来信近万封,还荣获省暨安庆市精神文明十佳人物、省劳动模范、第四届江淮十大杰出青年、“中华大地之光”优秀主人公等荣誉称号。2004年在组织关怀下,许佩琳转为正式教师,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但是,在真情奉献的背后,许佩琳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渴望爱情的甜蜜和家庭的温暖。

  老实帅小伙赢得芳心

  虽然没有真切地爱过一回,但曾经的遭遇却让许佩琳一度黯然神伤。那还是1996年,《人民日报》以《了不起,特殊的“父女”》为题发表了半个版的新闻图片,报道了许君辉、许佩琳父女的感人事迹,这则新闻给佩琳带来了数千封求爱信。其中,一位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的教师在两三个月时间里给许佩琳写来26封求爱信。当时佩琳想自己只有18岁,便谢绝了。对其他的求爱信,佩琳也是淡然处之。随着年龄增长,也有好心人为佩琳做媒,可是,小伙子一听说佩琳要终身服侍一个瘫子,办义务教育幼儿园,还欠债累累,而且一个姑娘家天天为一个非亲非故的男人端屎擦身,亲密侍候,无不摇头而去。

  王春明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官埠桥镇计生办上班,年龄大许佩琳几个月。“事实上,我们两年前就认识了,当时感觉还可以吧。”1月22日,说到新郎王春明,许佩琳一脸的幸福荡漾。”两年多来,王春明没事就来帮许佩琳干活,照料许君辉老师。许佩琳顽皮地说,“我和他,就是有一点不习惯,他看我老是俯视,我看他,却要仰视!”王春明长得帅,个头高,人又诚恳,不抽烟,不喝酒,业务好,工作扎实,镇领导和同志们都喜欢他。这也是许佩琳芳心暗许的关键所在。

  众乡亲喜送“新人”

  1月22日,农历腊月23,官埠桥镇团山小学简陋的校舍内,一派热气腾腾,这儿就是许佩琳的娘家。得知许佩琳出嫁,全村庄的人都来了,和许佩琳义结金兰的德籍华人狄巧琳和她的加拿大籍夫君也从上海赶来,并特地开回两部小车,其中一部红色桑塔娜作了新郎新娘的婚车。

  爱女上轿的时间到了。许君辉打开了校广播站的高音喇叭,先放了一段轻快的黄梅戏,然后他郑重地拿起话筒,热泪盈眶,真心感谢义女许佩琳这些年来的贴身照顾,并献上慈父对女儿真诚的祝福。

  推着义父进新房

  人们在为许佩琳高兴祝福的同时,一个疑问也随之而来,“许君辉老师今后怎么办?”

  “无论到哪里,决不丢下义父!”许佩琳一句斩钉截铁的话打消了众人的疑虑。

  虽说结婚是一个女孩子的终身大事,但许佩琳舍不得买件像样的衣服,一件深色的外套伴着她走进新家。而对义父,早在数天前,她和王春明就为他备好了新衣新鞋。临上车前,她来到义父床前,再一次帮他整理好衣服,弯下腰悉心系好义父的鞋带……

  待新郎新娘牵手走出门后,村里一个小伙子自告奋勇背起许君辉的轮椅放到车后座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许君辉背到小车的副驾驶位上。喜庆的鞭炮声在他们的身后热烈地响起。

  新房在枞阳县城一个居民小区的底楼。下午4时许,婚车驶达小区楼下,在众人欢呼声中,新郎新娘一左一右推着许君辉缓缓行进。在楼梯口进门的转弯处,轮椅车转不过去,新郎新娘在众人的帮助下,合力将许君辉和轮椅一道抬进了客厅。

  家是港湾,家是依靠。新婚第二天,许佩琳带着义父又回到穷山沟的团山村,毕竟这里有她和义父未竟的事业:办一所规范性的幼儿园,不过这次回来多了一个人——新郎王春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