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求职竟被忽悠去陪酒陪聊 暧昧工作"黑"进象牙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03:50 东方网

  ■记者手记

  别把“暧昧”当生意

  大学生勤工俭学是一件好事,问题在于,个别职介所违规操作,使得好事中潜伏下了一些危险。

  面对记者的追问,那些职介所辩解说,“陪聊”就是“话务员”,“陪酒”就是“推销啤酒”。这个时候,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在胡说八道之时,怎么就不怕那些正常招聘话务员的企业、正常营销品牌的酒类企业找自己算账呢?

  众所周知,“话务员”、“推销啤酒”,这样的兼职无可厚非,而“陪聊”、“陪酒”怎么推敲也是称不上光明磊落的。更何况,“话务员”、“推销啤酒”并不是女生的专利,而那些职介所推销的“陪聊”、“陪酒”,竟然完全是针对女生。所以,他们辩解说自己仅仅是“用暧昧的词语替代了正常的工作”,其实并不成立,更不能掩盖他们的真实险恶用意。

  大学生勤工俭学,是希望通过运用自己的知识,谋求社会价值,积累实践经验,而“陪聊”、“陪酒”甚至“钟点秘书”,根本无法给学生带来他们所需要的,更不是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该去做的。而那些职介所偏偏要将这样的广告张贴进校园里,实在是居心叵测,黑透了心。

  说穿了,那些黑心职介所就是把邪门当成了一门生意,企图蒙骗涉世未深的学生。在这里,记者要给大家提个醒,千万别被那些黑心职介所“人才咨询公司”的乔装打扮骗倒,如果他们企图蒙骗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向职能部门举报,让法律来严惩那些邪门。

  读者投诉:

  职介所介绍陪酒陪聊

  杨小姐是一所知名高校大四的学生。2005年3月,她看到学校黑板报等公告栏到处张贴着某人才咨询公司的广告。“广告称交纳100元就可成为其会员,随后就可以不断接收到招聘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会及时更新。”期盼毕业后尽快找到稳定工作的杨小姐,很快就决定交费,成为该职介所的一名会员。

  然而,转眼将近一年时间过去了,杨小姐仅仅得到了对方提供的3次招聘信息,而且每次都是她主动打电话过去询问。即便如此,三次讨回来的招聘信息几乎都大同小异。“翻来复去的就总是那几家公司在招聘。”当杨小姐指责对方言而无信,希望招聘信息更新速度能够快一些时,对方开始向她推荐陪酒、电话聊天、钟点秘书等工作,并称这类工作比较容易找。

  职介所推荐“陪酒”等听起来十分暧昧的工作,令还未跨出校门的杨小姐感到十分担忧。她认为,职介所的这种行为有误导求职者的嫌疑,而且很容易诱导涉世未深的学生误入歧途。

  杨小姐告诉记者,2005年5月,她因为没有得到信息而专门去该职介所交涉时,就曾遇到另一所高校的大二女生,职介所帮她介绍了一份“钟点秘书”的兼职工作。“我打听下来,他们介绍的所谓钟点秘书,就是陪人聊天。”见那女孩打扮过分成熟,与学生身份不符,杨小姐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职介所辩解:

  陪酒陪聊未必“色情”

  “这个女孩从没做过陪酒,也没做过陪聊,怎么知道这类工作一定跟色情扯不清呢?”昨天,这家人才咨询公司的谢先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推荐的陪酒工作,主要是在一些酒吧、酒店里担任临时服务员,做一些啤酒、红酒的推销工作。

  “那么电话聊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工作?”记者进一步询问。“1860话务员等等。”谢先生脱口而出。当记者立即指出“这不太可能”时,谢先生马上改口称自己“说错了”,并马上“纠正”说,公司主要是推荐求职者,为一些声讯台担任“电话聊天”的工作,而对于聊天的具体内容,他称不得而知。

  谢先生还一再向记者强调,不能因为名字听起来有些暧昧,就怀疑工作跟色情有关。而对于求职者事先交纳的100元会费,谢先生称这是公司收取的信息费。

  职能部门表态:

  可举报违规职介所

  杨小姐告诉记者,为获取求职信息,在交纳100元会费后,她曾3次前往该人才咨询公司。“每次都只有两个人在那边工作。”杨小姐觉得,这个只有两个员工、一门电话、几张桌子的职介所,与自己当初的想象差距甚远。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电话咨询中心12333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上海市职业介绍管理暂行规定》,职业介绍机构必须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合格,并颁发《上海市职业介绍许可证》;申请开办营利性的收费职业介绍机构的,还须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除此之外,《关于本市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意见》还规定,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还应当具有与其经营范围相适应的职业介绍经纪人。

  12333的工作人员提醒广大读者,市民在求职时不要忘记查看职介所的上述证件。“如果职介所向求职者介绍色情类工作,求职者可向公安部门举报。”工作人员最后还强调,如果职介所被查出做了禁止从事的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还将没收其违规所得,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罚。

  昨天,一所高校的大学生杨小姐忍不住拨通了晨报热线,反映自2005年3月交纳100元会费,成为一家人才咨询公司的会员后,她几乎没得到对方提供的任何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每次提供的招聘公司,说来说去就是那几家,招聘信息几乎从来就没有更新过。”更令杨小姐吃惊的是,该公司居然还堂而皇之地介绍女大学生从事“陪酒”、“电话聊天”等名称暧昧的工作。

  就此,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电话咨询中心12333的工作人员提醒广大读者,警惕求职陷阱,如遇职介所违规操作,可向公安部门举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