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周村:各村环境大“变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08:20 淄博新闻网

  村村建有垃圾池本报通讯员 李军 实习记者 于磊今年58岁的王强,是周村区南郊镇王家村的村民,每天早起遛弯时,他都顺手将家里昨天的垃圾扔进村边垃圾池中,这已是他一年多来的生活习惯。按说他是有条件搬到城里住的,可他却说:“农村的空气新鲜,生活条件也不比城里差。近年来,村里对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逐年加大,在村边建设了4个标准化的垃圾池,村子比以前干净多了,农村环境再也不是过去人们记忆中的老样子了。”生活垃圾专人管理,集中收集,集中清运,集中填埋,这些城市人才有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如今在

周村区230个行政村居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周村区从治理农村垃圾,为农民建设垃圾池入手,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截至今年1月份,周村区230个行政村居,已建设了996个垃圾池,实现了村村建有垃圾池的目标,使农村的环境卫生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到过农村的人都知道,村容村貌是给人最直观的第一印象,村容整洁与否给人的印象至关重要。要使村容整洁,处理好农村的生活垃圾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90年代以前,农村的生活垃圾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那时,农村的垃圾一是较少,二是可降解的垃圾多。农户大多在自家院子或附近找一个地方一堆,等垃圾糗成肥料,再把它运至农田消化掉。9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垃圾也发生了变化,塑料袋、包装盒、水泥块越来越多,如果没人管,没人问,将垃圾随手丢弃,一到夏天,苍蝇、蚊子滋生,会给农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周村区自2003年起开始着手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用3年时间,在全区230个村居中全面推行了“三个一”活动,建设了近千个农村生活垃圾池。每个镇办都建立了一支垃圾清运、管理队伍,装备了垃圾清运设备,规定每周清运垃圾2次,清运的数量和质量由当地村民监督执行。

  据王强介绍,自从他村里建了垃圾池以后,老百姓倒垃圾有地方了,乱丢乱扔垃圾的现象减少了,逐渐形成了人人爱护村容村貌的好风尚。王家村村干部在2005年的述职中说,村委彻底治理了村北垃圾沟,让垃圾沟变成了绿化带,这一工程总计花了12万元。

  当听到这一段时,村民们给了村干部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表达了农民的心愿,也透出了新时代的农民对生活越来越讲究,不仅要住得好,还要住得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