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看袁克文写他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10:34 红网-三湘都市报

  ◆黄波

  袁克文,“清末四公子”之一。他爹系何许人?就是先做总统后又想过一把皇帝瘾的袁世凯。

  说起来袁克文还远非纨绔子弟,他诗酒风流,广交当世才人,颇富名士之气,而且

其人对政治没有什么欲望,流传很广的一个说法是:当他爹预谋称帝时,他作诗讽谏,其中有“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等句,让他爹一怒之下关了他禁闭。袁世凯一死,树倒猢狲散,加上袁克文平素挥霍惯了,不善居家度日,一度要向人借债讨生活,《冯国璋年谱》中就有袁克文向他爹一手扶植起来的冯氏借钱,结果却遭痛斥的记载。在袁世凯已死,富贵风流云散,是非功罪也看得较为分明的时候,由袁克文这样一个阅尽人间冷暖的奇特人物写他爹,想来不会太让人失望。但读罢方知,哪怕是放荡不羁的风流才子,一旦笔落到自己老子头上,也会不期然地收敛起个性,收拾起笔锋。

  袁克文这篇《先公纪》后被收入《辛亥人物碑传集》。不妨回顾一下袁世凯平生中的几个大关节,看袁克文是如何妙笔生花,乃至曲为之说的。

  第一个关节:戊戌变法中,袁世凯将康有为兵变之谋密报荣禄,致使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听政。袁克文是这么写的:“先授先公以侍郎,继使谭嗣同至小站劫先公,假帝诏,命先公囚孝钦后,杀荣禄。先公早识宄谋,乃佯诺之,隐走告荣禄。禄仓皇请策,先公属禄密诣颐和园,请命于孝钦后,……”这段话看似与史实不悖,其实有几处花枪,首先是掩盖了袁世凯依违于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双方的事实,仿佛他一开始就是鲜明的“拥后派”,而并非是为了一己名位而告密;其次是“禄仓皇请策”云云有意夸大了个人作用,须知当时身系乾坤的是权相荣禄而非袁世凯,否则袁世凯也不必倒向慈禧一方了。后面袁克文还对康有为来了番道德审判,“虽云以汉以胡,复我炎夏,若有为之不轨于正,反招分崩覆灭之祸必矣。”不要小看这段文字,实在是一箭双雕的妙笔,既烘托了袁世凯告密的“良苦用心”,更为后来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预留了伏笔:俺爹并不是不想光复汉室,不过像康有为这样“不轨于正”必将招来“分崩覆灭之祸”的方式是绝对不用的啊。

  第二个关节:庚子事变,八国联军进犯,东南几位督抚为免战火决心置身事外,实行互保之策。袁克文说他爹“乃电联两江总督刘坤一、两湖总督张之洞等,合力拒匪,使不得南”,这话给人的印象是他爹首倡东南互保,刘、张等人附议,而史有明载,首倡者实为刘坤一。袁克文还胡诌什么“外敌破都城,据宫禁,而不敢言瓜分者,惧东南诸省之大有人在焉”,别人不言瓜分自有奥妙,哪里是“惧东南之省大有人在”?真是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第三个大关节:称帝。袁克文先是称赞他爹在总统任上“开基之始,政尔有为”,接着笔锋一转,道是“不幸悖乱之徒,妄冀大位,群奸肆逐,众小比朋,……先公日理万机,未遑察及患之伏于眉睫也。”究竟是谁“妄冀大位”?难道不是主子反倒是其奴才?

  袁克文给他爹涂抹的“妙笔”其实也简单得很,不外三招:一是用正大堂皇的理由遮蔽隐秘的盘算;二是在事实无法回避的时候闪烁其词,努力将细节隐去;三是事成归功于己,事败则诿过于人。于是乎,袁世凯便成了这幅模样,“天生睿智,志略雄伟,握政者三十年,武备肃而文化昌。乃以一忽之失,误于奸宄。大业未竟,抱恨以殁,悲夫痛哉!”按小袁的意思,如果不是晚年“失察”被“群小所误”,他爹岂非活脱脱一“当代完人”?读至此处一声长叹: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