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横店:一个小镇“刷新”了108个村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11:20 新华网

  本刊记者 费强 潘海平

  地处浙中东阳市的横店原来只有一条不足百米的小街,改革开放20多年来,日渐壮大的横店“吞并”了周边108个行政村,使数万农民过上了全新的生活。

  横店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农民通过集聚在城镇──这个田野里的“城市”,从而获

得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事实上是一种意义更深广、内涵更丰富的新农村建设。

  基本路径:从农民到工人再到市民

  横店四合村的农民眼下正欣喜地忙碌着。这个行政村原本由分散在田园和丘陵山地的6个自然村组成,如今正挨家挨户搬迁到横店镇区。尽管村里绝大多数劳动力早已在镇区的各大企业上班或者自谋经营,但是这个拆迁过程对村民来说却有着标志性的意义,让他们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身份调整后,开始了“从工人到市民”的角色新转换。

  2003年开始,横店镇计划把全镇150户以下的15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整合为7个小区,目前动工的是四合村等4个行政村,涉及农民家庭812户,2192人。

  “从农民到工人”,再“从工人到市民”,是横店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横店有今天,最大功劳应归于当地大型企业集团──横店集团。这家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民办企业,如今已经位居全国500强前列和民营企业三强之一,在磁性材料、医药中间体、节能照明、特种塑料等产业领域,位居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去年工业产值达140多亿元。这家企业不仅孵化了60多家子公司和130多家子公司延伸企业,而且还在当地催生了1000多家配套企业。

  从农民到工人再到市民的城市化进程,在横店显得格外典型和清晰。横店的特色在于:第一,不是让农民远离家园,涌入别的城市完成身份转变,而是无中生有,“平地起新城”,让农民就地“市民化”;第二,在这个转化路径中,横店不满足于农民“非农化”之后的温饱水平,而是缔造了占绝对多数的中等富裕家庭。以横店为中心,附近数百平方公里的农村劳动力在这个原本并不存在城市的地方,实现了“非农化”。

  “三农”问题专家、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指出,由于农村人口绝对数量庞大,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应该走小城镇和新农村相辅相成之路。横店经验的核心意义在于,在农村本身的范畴内,完成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且避免了动荡,赢得和谐和繁荣。

  全新思路:工业三产交织

  横店去年农民人均收入为8500元左右。据横店集团创始人、横店企业联合会主席徐文荣估计,横店年收入6.5万元~30万元的家庭占80%以上。

  工业并非横店人走向富裕的惟一之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横店集团涉足影视产业,利用荒山荒坡为影视剧的拍摄建造一批场地,从而渐渐成为世人瞩目的“东方好莱坞”。影视产业又派生出了许多生财之道,这些拍摄场地成为人们争相参观、游览的景点,旅游业、服务业空前兴盛,一年仅门票收入就超过1亿元。目前,第三产业给横店老百姓带来的效益已基本与工业的贡献率持平。这等于在短短几年内,又给老百姓增添一个与横店工业相仿的增收渠道。

  目前横店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几近工业企业的五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第三产业就业参与性较强,使得横店就业市场的门槛大大降低,农民就业年龄段相对延长。统计显示,横店超过劳动力年龄段但继续就业的人数达到3067人。为此,横店出现了劳动力就业率超过100%的奇特现象。

  横店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是炎提出,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交织,为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城市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后工业化”比单纯“工业化”有更显著的富民能力,使得横店这个崛起于农村的新城市显示出中等富裕人数占绝对多数、极端富裕和贫困家庭占少数的“橄榄形”社会特征。

  “橄榄形”是最为和谐的社会结构。横店镇派出所所长刘建东介绍,尽管横店外来人口数量特别庞大,但去年刑事案件与其他经济总量相仿、复杂程度类似的区域相比,要少一半左右。

  理顺体制,做大横店的保证

  如果从高空俯瞰,横店在葱绿的田野和丘陵环抱之中。在横店采访,记者为横店的巨变所征服,同时也涌现出一个巨大的问号:究竟是谁,在为横店农村城市化“埋单”?

  横店是从一张白纸上崛起的新城镇。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其背后最大的财力支撑既不是政府财政,也不是侨资、外资,而是横店集团这家企业。

  据初步统计,30年来横店集团对横店镇建设纯公益性的投资达到20亿元左右,其中光修建马路和桥梁就达1.9亿元。

  横店20余年间的飞跃得益于横店集团源源不断的“血液”输入。横店集团对横店镇市政建设的投入分两个部分:一是企业化的运作,如医院、电厂、污水处理厂甚至部分教育机构等,横店均视之为集团下属企业,遵循一般投资投入产出和回报周期的规律;其二是纯公益性投入,如公园、马路、桥梁、农民安居小区的投入,并不计算直接回报。

  到今天,横店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城市”。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这样的疑问,一个企业到底能支撑城市发展多久?依靠一个企业,这个城市能否继续让周边的农民不经过长途跋涉就步入城市化的“天堂”?他们呼吁,不要在农民自己缔造的“天堂”门上加锁,要理顺横店这样农村自发的小城镇管理体制,赋予其持续发展的独立的“经济人格”。

  20年来,横店的行政建制几经变化,从中心乡镇变为东阳市的一个街道办事处,不久又从街道办事处变回到镇的行政建制。变来变去,离不开横店人自己创造财富,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城镇化这个“关节点”。

  横店人常常会说,没有徐文荣,就没有横店的城市化。作为横店集团的创始人,徐文荣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横店集团在发展中形成的“共创、共富、共有、共享”的资产增值、资本投入和全社会共享的“社团经济”模式。其本质是微观上产权清晰,宏观上收益权公有化。一方面,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将不断增加的财富反哺“三农”,为横店及周边的城镇化“埋单”。

  越来越多的专家不仅从横店城市化看到了我国广大农村实现城镇化的一条新路,而且从横店看到了农村城镇化新机制的雏形。

  事权与财权极不相称,是小城镇发展普遍迟缓的原因所在。而横店的建设模式是:政府做规划,企业管投入。政府财政性投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横店镇已经真正形成了大市场、小政府。

  今年已经71岁的徐文荣认为,横店成为城市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都不会有问题,关键要在体制上理顺,从而使横店能够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做大到应该大的程度。这就需要突破行政级别的樊篱,真正拥有一级事权、财权和一级财力。他表示,当横店镇成为“横店市”,有了独立的财权,他领导的横店集团更愿意还原为一个纳税人的角色,而不是永远做“奶妈”。这样,不仅能使横店更健康地发展,也能为横店以及周边的老百姓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半月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