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大学生学“厚黑”无异拔苗助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12:00 光明网

  上世纪初,怪人李宗吾写有《厚黑学》,论证了历史上的大奸大雄,无一不是脸皮厚、心子黑,揭露了厚黑者求官、做官、办事的秘诀,举国轰动。这秘决现如令颇受大学生重视研习,据报道,由于求职不易,加之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怪招”百出,让初出茅庐的学子大伤脑筋,于是很多大学生争着学起了“厚黑学”,《厚黑学》、《厚黑人物》、《职场三十六计》等书籍,已成为毕业生的“另类教材”。

  大学生争学“厚黑学”多数出于无奈。社会如江湖,江湖多险恶,生存多艰辛,要想生存发展,必得使尽十八般武艺,而学生最缺少的武艺恐怕就是社会阅历、人情世故,即将步入社会,要把这一课“恶补”上去,于是“另类教材”就大有市场了。

  只是,李宗吾的《厚黑学》意在“讽刺社会”,全书反话连篇,玩笑不停,叫人读时大笑肚疼,读后默然深思。如此,大学生读过之后,虽然知道“厚黑”为何物,却由于作者的讽刺力量,对于有着一腔热血的学生而言,不但不能学到“厚黑”,反倒更容易反对“厚黑”。果真有学生反其道而读之,学到了“厚黑”的真本领,这样的学生企业是不是真的十分欢迎敢要又是一个问题。

  一个企业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是喜欢那些血气方刚、青春活力的大学生,还是喜欢那些老成持重、脸厚心黑的大学生呢?也许,各有所好,我不敢妄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前者可以给企业带来一股清新之气,敢为天先下之风,后者却有可能带来一种勾心斗角、拍马成风、琢磨人不琢磨事的氛围,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我以为,做企业还是简单一些好,把人的精力时间心思都花在惴磨他人身上,实属累人累己累企业。

  不过,中国人讲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世事洞明要高于学问,人情炼达要高于文章,毕竟,有学问的人很多,洞明世事的人有几何?做出文章来的人很多,人情炼达的有几个?因此,“厚黑学”差不多就是研究中国世事人情之学的学问文章了。生死于中国,要想活在不顾世事人情的真空中是不现实的,但是学与用是两回事,学“厚黑”无防,但用“厚黑”却末必可取,对于“厚黑学”不一定要学以致用。学“厚黑”无极限,行“厚黑”有底线,这恐怕是基本的要求。一个大学生刚毕业即脸厚比城墙,心黑赛煤碳,那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遇此类人,我唯恐避之不及。

  过份地注重“世事人情”会戕害人的天性,把人变得了无生气,会把一个个热情似火的小孩、年轻人训练成少年老成的“小老人”,对于这些“小老人”,我是十二分的厌恶。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是一种身份和角色的转变,需要学习掌握一些社会技能、技巧以尽快适应这种转变,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拔苗助长地“厚黑”起来,当成人生“宝典”来用。当然,真有人要当成人生“宝典”来用,我也没有办法,李宗吾更没有办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